1

被忽視的往往是優勢

有一些我很喜歡的影視劇裏的人物,像是《星際迷航》中的Spock和Seven of Nine、馬丁博士和《良醫》中的Shaun Murphy。這些角色的共性除了他們都在工作上表現出色之外,他們還都是自閉症患者。

他們能夠在各自的領域表現如此出色絕非偶然,而是因爲他們身上那些與自閉症或非典型神經型人羣(non-neurotypical people)相關的特質。

撇開《良醫》裏Shaun的才能,他們都是邏輯思維者,是好奇心強、基於證據的決策者;同時也很頑強,有着堅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專注力。

他們看待事物有着不同的觀點,因爲他們不流於使許多公司陷入困境的集體思維或沒有證據支撐的決策。

他們在社交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直接和坦誠,有時也會使他們陷入困境。但這也恰恰使他們遠離了“辦公室政治”勾心鬥角的泥潭。

2

包容性支持

出於這些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看到僱用自閉症患者的價值。

許多科技公司,像是微軟和戴爾都有自閉症患者招聘計劃。不同於傳統的流程,這樣的招聘過程往往更側重於面試者的技術能力,包括觀察團隊建設活動。

*微軟公司包容性招聘項目

其他一些企業也在積極地推進相關工作,想要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並強調僱用有着獨特思維方式的人能爲企業和公司帶來的好處。

比如德國軟件公司SAP在2013年啓動了一項計劃,他們招募了更多自閉症患者,並向公衆展示了他們爲公司帶來的效益。

他們的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lein說道:“公司裏有自閉症同事的團隊報告的專利申請明顯增加,在產品創新、管理技能和同理心方面都有也提高。”

因爲自閉症患者本身有着獨特的好奇心,所以他們可以記憶大量信息,觀察到常人難以發現的規律和細節,並且他們有着完成工作的決心。而正是這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爲公司帶來了創新。

3

支持自閉症者就業 道阻且長

儘管僱用自閉症人士有着這些明顯的好處,並且絕大多數失業的成年自閉症患者都有着獨到的技能並希望找到工作,但自閉症患者的就業率仍然很低。

英國的自閉症患者就業比例爲32%(全日制工作爲16%),澳大利亞則是38%。在許多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幾乎沒有任何的數據記錄:正處於勞動年齡的這些自閉症患者彷彿是不存在的

職位的甄選過程經常強調眼神交流、聊天和融洽關係的建立,這就可能導致僱主錯過自閉症候選人。

撇開工作本身,即使這些自閉症者在工作道德、技術能力和感知方面可能比其他人更強,僱主們可能會偏向於尋求和判斷候選人是否有着所謂的“軟技能”。

有一部分人認爲自閉症患者性格坦率的程度令人感到新鮮,但通常情況下自閉症患者有些太過直接的交流方式會被別人認爲是很不禮貌的。

其實這並不是因爲他們不關心他人,而是他們可能不會以普通人所期望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最新研究發現“自閉症者之間的交流遠比自閉症者和非自閉症者的交流更爲有效”。這表明自閉症和非自閉症人士對溝通和社交互動的期望不同。

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在思考,感受和交流。

爲了避免錯過自閉症患者能爲公司帶來的效益,企業可以借鑑改善性別和種族多樣性的經驗,也就是說直接和間接歧視都是限制公司發展的障礙。

在工作場所實現平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努力創造一個尊重“神經多樣性”的工作環境也十分艱難。

這需要整體社會提高對“多樣性”的認識,提高對自閉症的認識,並將那副無形中被戴上的有色眼鏡摘下來,看看這個世界上繽紛的色彩。

“當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不去分開每種色彩,

世界纔會如此美麗繽紛。”

*本文根據知識共享許可從The Conversation中重新編輯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