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於臨牀觀察的研究表明,大約有75%的自閉症兒童會表現出這種相對於正常兒童而言的狹窄的興趣與行爲。

例如他們往往會對周圍的玩具或音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沉湎於自己專注的有限範圍之中。

自閉症兒童有他們的興趣和所愛做的事情。只是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往往不僅狹窄,而且非常尋常。

有許多孩子花費大量的時間整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把地上的鞋子擺得整整齊齊;或一遍又一遍地把桌上的小盒子放得整整齊齊。

除此之外,他們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特別的興趣或迷戀,對喜歡的物件終日拿着,數日、十數日不更換,也就因爲他們狹窄的興趣,使得他們的行爲表現很刻板。

01

三大類重複刻板行爲

1、身體動作的重複和刻板

NOCITCE

儘管各種程度的自閉症兒童都會有這類行爲,但相對來說,在嚴重自閉症患兒中這類行爲較多、維持時間較長,往往佔據了孩子日常生活的很多時間,對患兒病情影響嚴重。

經常看自己的手;經常仰頭看燈;無意義的雙手或單手扭動等怪異動作;無聊時玩手指,興奮時揮舞或撲動雙手;前後或左右搖晃身體;原地轉圈或圍着圈跑;在客廳直線來回跑;反覆上下樓梯;斜眼睛看線條或朝某個方向看;經常踮腳尖走路;接觸任何東西都要嗅一嗅、舔一舔或咬一咬;

2、對物體施加的重複、刻板行爲

NOCITCE

這類重複刻板行爲種類繁多,在自閉症患兒中常見。但每一個孩子通常只是會有其中幾項,與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

反覆開門、窗或抽屜;觀察不斷開關的自動門;旋轉圓形的物品,例如球、車輪、盤子、奶粉罐等;長時間觀看轉動的風扇、排氣扇、空調室外機的扇葉、髮廊門口的轉燈等;反覆排列積木、車、飲料瓶、鞋子、盒子、凳子等;按某種方式排列物品,例如相同顏色或形狀的排列在一起,飲料瓶上的商標要統一方向排列;儀式性行爲。例如看見廁所就一定要尿尿;出門前一定要關燈、關電視、關門;做某個動作後說一句固定的話,堅持按固定的路線去商場;反覆看同一個電視廣告;重複唱某一首兒歌或經常背一些廣告詞;手裏經常拿着同樣的物品不肯放下;反覆坐電梯;喜歡看電子屏幕中移動的字;

3、重複學習行爲和強迫性思維

NOCITCE

這種類型的重複刻板行爲多見於輕中度自閉症患兒,但是如強度較大,對患兒的影響也較大。

主要表現爲對字母、數字、文字感興趣, 留意書的頁數、車牌的數字、電梯到達的樓層數、公共汽車線路數等;每天重複畫相同的人物或物品;喜歡研究地圖、國旗、公共汽車線路、地鐵線路;對各種汽車標誌、銀行、空調、電視臺的標誌很有興趣;一些患兒喜歡問問題,且常常是與科學、自然、生物、音樂、藝術等有關的問題;甚至明知故問、自問自答;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常常固執己見,難以說服。02

產生刻板興趣的原因

有的專家分析,自閉症兒童的這種興趣與行爲傾向,也許是爲了滿足他們對特殊視覺刺激的需要

特殊迷戀的東西,比如像小毯子,臭襪子的氣味等,都可能是因爲孩子在觸覺或嗅覺上需要額外刺激而自然產生的需求性興趣,是身體發育自然激發的。

有的孩子待滿足了需求或刺激器官發育完善之後,這些迷戀也將漸漸消失。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自閉症兒童對統一性的要求。生活中的同一性能夠給這些孩子帶來一種安全感。

比如孩子對於某些東西的固定擺放非常執着,不允許做任何的變動。一旦發現變動,他們就會出現明顯的情緒反應,如哭鬧,自傷。恢復原本的狀態之後,他們的情緒和行爲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不排除他們很可能是因爲對事物的本質與屬性的區別搞不清楚,而產生了定勢思維。這樣的固定思維方式可能會被家長理解爲對某些特定東西的迷戀和執着。

例如:凳子的本質是用來坐的,而白的顏色只是凳子的一種屬性。

在自閉症兒童那裏,白的顏色也許被誤以爲是本質,從而變成了不能更改的東西。

如果誰讓他們坐藍色的凳子,他們或許會拼命反抗。

當然這僅僅是個例子。而對於生活常事的統一性與重複性的堅持,以及對多樣性與變化性的拒斥和缺乏,在自閉症兒童中是極爲普遍的。

03

我們要怎麼做?

1、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也要嘗試走進他們的世界。

興趣狹隘也是一種興趣,家長要尊重孩子喜歡的活動,不要強行把譜系孩子拉進我們的世界,而是要放下家長的身份,進去他們的世界,先試着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2、參與孩子的活動

我們要試着參與到孩子喜歡的活動中去,然後再參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延伸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動。

打個比方,孩子喜歡在紙上塗塗寫寫,我們通過觀察發現他喜歡畫“橫”,那麼我們就去跟孩子一起畫“橫”。

當孩子適應了跟你一起參與的過程後,接着就去嘗試改變,在畫“橫”的基礎上畫一筆“豎”,變成十字;也可以把“橫”畫成波浪線“~”等等。

當然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推開你的手,那在“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教他“不要”“停下”這種類似於要求性的語言。

當你和孩子的社交距離越來越近後,便開始再次引導他做別的,比如畫個圓形、或者畫草,讓他慢慢地去嘗試不同的改變。

這些操作沒有一個固定的條條框框,只記住,我們要根據孩子當下的反應來做變化,切記不可違背孩子的意願強行干預。

3、延伸玩法

孩子們都喜歡撿很多小東西,比如樹葉。

那麼,我們可以帶着孩子去公園裏草地上撿樹葉,可以教孩子認識各種樹葉,楓葉、柳葉、蘋果樹……等等。

還可以把樹葉上色,做成樹葉畫等手工作品。這樣孩子的興趣又會在不知不覺中被你擴寬了。

4、抓動機、強化物

要提升譜系孩子的興趣愛好,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能耐夠抓住孩子的動機,跟隨他們的變化跟着變化,是真的不難。

但很多家長往往看不見或者因爲期望太高抓不住孩子當下的動機。

比如現在孩子都喜歡玩車車,但他現在沒辦法說“車”的發音,也可能只能說一半或者不標準,此時很多家長總會要求孩子準確說出“車”發音之後,纔會給他。

如此反覆十多回,孩子還是沒能說出“車”,而他的慾望也消失了,他就又失去了一個嘗試多種東西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是:

當我們孩子只說“che”的類似音調的時候,就可以到他喜歡的手機了。因爲他在學、在進步,只是能力還沒到家長期望值而已。

另外,在對孩子的嘗試,家長要及時給予強化物,我們之前在課程裏也講過,提高孩子的配合度裏面,強化物不僅僅是喫的、玩具,可以是爸爸媽媽的擁抱、一句鼓勵“真棒!”“好厲害”、一個擊掌“耶~”、一種孩子喜歡的聲音……

總之,強化物無處不在,家長們要善於觀察。

每個孩子的強化物需要因人而異,你和孩子在建立關係的過程,也是去觀察孩子喜歡什麼的過程。只要是他喜歡的東西,都能成爲強化物。

所以看起來是不是在家干預孩子一定也不難呢,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利用正確的方法,孩子也一定會進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