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剛出社會的20多歲大學生,還是30多歲的農村青年,抑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對於生活或多或少都難免有迷茫和無助的時候。

“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就是對大多數人最直觀的寫照。

有人會用“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這種鴕鳥式的方式來麻痹自己,有人會用“我已經很努力了,只是運氣不太好”,這種阿Q式的方式來安慰自己。無論找什麼理由,都只是在尋找內心的平衡,這是一種人的本能,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不承認不面對自己弱點和錯誤,這是人的自我保護意識。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每當夜深靜,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你是否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爲自己的碌碌無爲而感到羞恥呢?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二八概率幾乎在每個領域都是最基本的規律,但是如果你掌握一些原則,最少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些。其中以下3點尤爲重要!

少犯大錯,規避黑天鵝

查理芒格說,“告訴我將死於何處,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巴菲特說,“投資人並不需要做對很多事情,重要是不犯重大的過錯。”他們的意思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避免犯大錯。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錯呢,是的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不犯錯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想讓我們的人生過得順利,我們要學會少犯大錯,面對人生最重要的一些事物,一定得學會規避錯誤。比如:選擇什麼樣的大學、選什麼樣的導師、選擇什麼樣的行業和職業、選擇什麼樣的伴侶、選擇什麼樣的合夥人,選擇什麼樣的城市生活,這些都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

面對人生重要的選擇時,聽取父母長輩、行業資深專家等的建議是必要的,也是理性的,但最後做決定的,應該是你自己,在這些重要的選擇上,無論好壞對錯,都將深刻影響你的命運。因此,你能做的就是,不要在重大問題上犯錯誤。比如,選擇一個顏值很高,但價值觀不合的美女做老婆;爲了父母滿意,選擇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讀研,那麼你註定不會快樂的。

槓鈴策略,把握主線

槓鈴策略是來自投資領域的一種平衡收益與風險的投資組合策略,我認爲不僅適用於投資,應用在生活領域也是有幫助的。

槓鈴策略在生活上的應用,簡而言之就是把握生活中的重點,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風險最小,收益穩定的事物之上,將較少的精力放在風險大,收益也大的事物之上。比如在工作上:你在做好手上穩定工作的同時,兼職做一份高收入高風險的副業。穩定的工作一天花了8小時,沒什麼壓力,收入也一般,而副業一天只需2小時,收入可觀,但是有一定風險,且不太穩定。

這種策略也適合於家庭生活,每個人的精力都 是有限的,你需要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家人,愛人,親人身上,而對於朋友,雖然也很重要,但絕對不能消耗你的主要精力。那些成家後還天天和兄弟朋友在一起喝酒玩耍的所謂講義氣,有的甚至沉迷於黃賭毒,那更是年少無知,沒有把握生命的重點了。

法國哲學家蒙田說:“一個人能夠和家人和睦相處,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關於穩定的收入和幸福家庭生活的好處,我就不贅述了,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理性試錯,小步快跑

看到這裏,有朋友會說,四平八穩,毫無波瀾的生活不值一過。是的,對於年少輕狂,自信爆棚的年輕人來講,的確會有這樣的感觸。因此纔會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說法,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句俗語下一句是“長出犄角反怕狼”。

人類天生喜歡歌頌勇敢和無畏,對於英雄般的壯舉都稱讚有加,然而不會去思考勇敢英雄背後的結局。

喜歡聽成功人的故事,卻很少愛聽失敗者的勸告,喜歡收穫,害怕失去,喜歡讚美,害怕批評,這些都是人性的本能。

互聯網創業領域有一個產品策略叫“理性試錯,快速迭代”,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在股票投資上,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無論你做了多少分析都左右不了行情,你可以先輕倉試錯,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止損,不會傷筋動骨,經歷得多了,你就能找到並熟悉自己策略。又比如,你看上一個帥哥或美女,想和人家交朋友,但又不知道對方是否對自己有感覺,你也可以理性且真誠地向對方表白,明確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不定就能成就一段姻緣,但如果對方表示無感,你也可以馬上終止,而不讓自己陷入不良的情緒之中。

上述三點缺一不可,總結下來就是,少犯錯誤,專注主業,理性試錯。每一項都非常重要,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最後,關於人們經常犯下愚蠢以及不可挽回的錯誤的根本原因,丹艾瑞里的《怪誕行爲學》將可預測的非理性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不僅是一本好書,他還讓我們變得更明智。

海明讀書,分享我的讀書體會,喜歡請關注,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