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政府倉促上陣,結果卻是一敗塗地。李鴻章苦苦經營了7年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取得的成果損失殆盡。一場大戰讓清政府上上下下都真正認清了自己的實力。

接下來,自然要派出大臣,尋求和解之道,簽訂屈辱的協議。慈禧太后打量滿朝文武,最終決定,還是由李鴻章出馬更爲穩妥些。

慈禧太后

滿清政府自然也不想老派李鴻章這樣的七旬老人衝鋒陷陣,但是上上下下,除了李鴻章,確實沒有能夠代表皇帝,又能讓日本人滿意的談判代表了。

說起來,是李鴻章比較倒黴。原本朝廷派遣去日本談判的使者不是他,而是湖南巡撫邵友濂和戶部侍郎張蔭桓。日本首相不認可這兩個談判代表,認爲他們說話不夠分量,而且不具備外交能力。

李鴻章

在伊藤博文指使下,日本談判代表團非說兩位代表的委託書不符合要求。而且,在邵友濂和張蔭桓到達談判地點廣島後,日本方面又藉口廣島是軍事重地,將兩個人趕到了長崎。然後依然拒絕邵友濂、張蔭桓作爲談判代表。雙方第一次談判就此破裂。

清廷也知道,伊藤博文是暗中點名,要李鴻章來談,想來想去,沒辦法,只能讓李鴻章跑一趟,誰讓你是失敗者呢,沒有資格談條件。

伊藤博文

1895年3月20日,以李鴻章爲首的清朝代表團抵達馬關(今下關),與伊藤博文的全權代表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進行談判。談判在馬關的春帆樓舉行,前後一共進行了7次談判。

在3月20日與21日的談判中,由於日本方面條件太苛刻,李鴻章要求談判暫緩,中方要進行商議後,才能繼續下一步的談判,得到日方應允。

陸奧宗光

3月24日,第三輪談判繼續展開。經過一天討價還價後,沒有任何收穫。雙方決定,明天接着談。李鴻章乘坐四人抬的轎子,回自己的住地。李鴻章的轎子是敞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他老人家坐在轎子上。

就在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突然從路邊竄出一個二十多歲的日本青年,舉着手槍照着李鴻章的頭部近距離開了一槍。李鴻章當即倒撲在地上,現場亂做一團。邊上的日本警察很快一擁而上,將槍手抓獲。

經過審查,警察得知,這個槍手名叫小山豐太郎,剛剛26歲。他出身財主家庭,但是在16歲時就與老爹斷絕了父子關係。他兩次上大學,又兩次退學。後來加入了日本自由黨,成了該黨豢養的一名刺客。

春帆樓近影

小山豐太郎是個激進的民族主義者,認爲日本就應該侵略中國,從而掠奪中國的資源。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小山豐太郎情緒更加囂張,認爲日本應該一鼓作氣拿下中國。小山不認可中國和日本之間達成任何和平條約或者協議,他希望日本繼續打下去。

因此,他埋伏在李鴻章回家的必經之路上,希望通過刺殺中國的談判代表,進而影響中日兩國的關係,破壞和談,最終讓日本和中國徹底反目。

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小山豐太郎槍法太差,李鴻章運氣太好。這一槍擊中了李鴻章左眼下部,子彈正好打碎了李鴻章眼鏡的下邊緣,力道大爲減輕,因而僅僅造成李鴻章面部輕傷,沒有生命危險。

李鴻章的受傷讓全日本上上下下都騷動起來,因爲幾年前,俄羅斯帝國太子尼古拉也曾在日本訪問期間遇襲,嚴重影響了日俄關係。因此這次李鴻章遇刺,日本非常重視。就連平日裏不理世事的皇家都表示了慰問,明治天皇的妻子昭憲皇后親自爲李鴻章送來了繃帶。

昭憲皇后

李鴻章受到了優良的醫療照顧,日本人用X光機對李鴻章的傷口進行輔助觀察,讓李鴻章成爲中國人中第一位使用X光機的人。不過由於傷勢較輕,李鴻章休養幾日後,談判得以恢復。最終,中日雙方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暫時了結了這件事。

刺殺事件後,日本方面沒有判小山豐太郎死刑,只判處他無期徒刑。他在監獄中度過了12年,於1927年2月11日被特赦出獄。小山豐太郎一直活到1947年8月4日纔去世,整整活到了78歲。

命運之神沒有出手懲罰壞人,總讓人感覺不公平,很不公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