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道 據臺灣“中央社”新德里10月3日報道,正值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度軍方於10月3日成功試射了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新型“無畏”(Shaurya)彈道導彈,射程800公里,印軍稱該型導彈具有較強的威懾作用。

報道稱,據印度政府高層消息人士透露,新型“無畏”彈道導彈10月3日在奧里薩省沿岸試射成功,將列裝印軍戰略部隊服役,以補充印軍現役同類導彈的遠程打擊能力。

這名消息人士稱,與印度軍方現役“無畏”導彈比較,此次試射的新型“無畏”導彈更輕、更容易操作,並可打擊800公里外的敵方目標。該型導彈在朝目標飛行的末段階段,還能以高超音速飛行突防,增大敵軍攔截難度。

報道稱,印軍最近頻頻試射導彈,頗有威懾意味。

兩天前(10月1日),印度國產“阿瓊”主戰坦克成功試射一枚射程超過4公里的炮射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

9月30日,印軍成功試射增程版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該型導彈同樣可換裝戰術核彈頭,射程從300公里增至450公里。

資料圖片:印度“無畏”彈道導彈發射車資料圖。(印度國防部官網)

[延伸閱讀]敏感時刻,印媒曝印軍在中印邊境部署三種遠程導彈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道 印媒日前稱,印軍在中印邊境增強了導彈部署。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9月28日報道,射程500公里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射程800至1000公里的“無畏”巡航導彈,以及能夠瞄準40公里以外空中威脅的“天空”地對空導彈,是印度軍隊威懾中國軍隊的核心防區外攻擊武器。

知情人士對《印度斯坦時報》記者說,印度軍隊已部署了“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無畏”亞音速巡航導彈和“天空”防空導彈,以在最壞情況下應對中國的部署。

報道稱,印度防區外發射武器的中堅力量是可攜帶300公斤彈頭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它可以打擊中國西藏和新疆的簡易機場,或印度洋上的軍艦。

印軍已在拉達克地區部署了足夠多的“布拉莫斯”導彈,可以從蘇-30MKI戰機上發射這種防區外攻擊武器。此外,“布拉莫斯”導彈還可利用印度洋島嶼上的卡爾尼科巴機場來形成阻塞點。

印度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說,印空軍的卡爾尼科巴機場是蘇-30MKI戰機的前線機場,它可以利用伊爾-78空中加油機來防禦從馬六甲海峽到印尼巽他海峽的中國軍艦的任何威脅。

報道稱,雖然已經生產和部署了數量有限的“無畏”巡航導彈,但這種防區外發射武器系統的射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而且兼具掠海和巡飛能力。這意味着,這種導彈能夠在距地面100至4000米的高度範圍內飛行,並識別和命中目標。

印度軍隊使用的第三種防區外發射武器是國產“天空”防空導彈。印軍部署了足夠數量的這種導彈來應對解放軍軍機越過拉達克地區實際控制線的情況。

據報道,“天空”防空導彈配備了“拉金德拉”三座標雷達系統,這是一種被動相控陣防空雷達,能夠一次跟蹤64個目標,同時打擊其中12個目標。這種導彈能夠打擊包括戰鬥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在內的所有空中目標。

資料圖片:印空軍蘇-30MKI戰機試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資料圖。(印度國防部官網)

(2020-09-30 16:18:18)

[延伸閱讀]俄售印首批護衛艦2024年交付 將配“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道 外媒稱,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揚塔爾造船廠將於2024年上半年向印度海軍交付首批兩艘經過改裝的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級(11356型)導彈護衛艦。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月7日報道,俄羅斯聯邦技術與軍事合作局新聞辦公室2月6日在印度國際防務展上發表聲明稱:“按照雙方商定的現有工作日程,正在加里寧格勒揚塔爾造船廠建造的11356型護衛艦將在2024年年中之前交付印度海軍。”

根據印度和俄羅斯2016年10月達成的一項政府間協議,兩艘護衛艦將在揚塔爾造船廠建造。另兩艘護衛艦將由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提供技術支持,在印度國有的果阿造船廠組裝。

2018年10月,俄印兩國就交付首批兩艘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級導彈護衛艦簽署合同。2019年1月,雙方就建造第二批護衛艦簽署後續合同。報道稱,雙方協議所涉金額估計超過25億美元。

印度果阿造船廠目前正在進行升級,以滿足這些軍艦的組裝工作。俄羅斯聯邦技術與軍事合作局說:“爲建造這些軍艦,有必要爲這家印度造船廠進一步提供設備,編制並出臺必要文件,還要爲印度技術人員提供培訓。”

報道稱,兩艘改裝版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級護衛艦的建造工作已經開始。預計2026年前所有四艘導彈護衛艦均將交付印度海軍。

資料圖片:正在建造中的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級護衛艦。(俄國防部官網)

該級護衛艦是俄羅斯2003年至2013年爲印度海軍建造的6艘塔爾瓦級隱身護衛艦的升級版。

報道稱,這些護衛艦將裝備“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系統,該導彈由甲板下的3S-14E垂直髮射系統(包含8個發射單元)發射。這種巡航導彈以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和俄羅斯的莫斯科河命名,是俄製P-800“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衍生版。

預計印度將直接從烏克蘭採購兩臺曙光-機器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設計製造的M90FR燃氣輪機,供在果阿造船廠組裝的兩艘護衛艦使用。由於烏克蘭從2014年起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國防行業受命製造M90FR燃氣輪機的仿製版,但預計2020年之前俄方新發動機無法就緒。

(2020-02-10 10:46:50)

[延伸閱讀]射程3500公里可載1噸重核彈頭 印度成功試射新型潛射導彈

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道 《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月20日報道稱,據瞭解內情的官員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1月19日在維澤格海岸附近試射了一枚射程達3500公里的潛射K-4彈道導彈,試射達成了各項目標,印度戰略部隊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報道指出,這種彈道導彈可攜帶重1噸以上的核彈頭。目前,僅有少數國家擁有射程達3500公里的潛射彈道導彈。印度“殲敵者”號核潛艇已裝備射程達700公里的B-02型核導彈,第二艘核潛艇“阿里加特”號也即將開始服役。

報道援引印度政府高官的話說,通過這次試射,印度又朝着將該型導彈裝備在殲敵者級核潛艇上邁出了一步。該導彈於1月19日中午12時至下午1時在安得拉邦維澤格海岸附近的平臺上發射。

一名高官說:“在測控船隻返回基地幾天後,導彈試射的全部結果纔會揭曉。我們只會在此基礎上,決定是否在導彈投入使用之前進行更多試射。即便是‘烈火’-5彈道導彈,也是在進行了兩次試射後才投入使用的。”

資料圖片:印度試射K-4潛射彈道導彈視頻截圖。(印度國防部官網)

印度試射“烈火”-5彈道導彈照片。(印度國防部官網)

報道稱,K-4彈道導彈原定於2019年11月進行試射,但由於熱帶氣旋“布爾布爾”令孟加拉灣的天氣狀況不利於導彈的發射和跟蹤,故而被推遲。

DRDO科學家對K-4導彈的試射過程感到滿意,因爲這枚印度戰略導彈的圓概率誤差不到100米。該潛射彈道導彈是印度海陸空“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該國“二次核打擊”能力的排頭兵。印度的核武庫中有K-4和“烈火”-5彈道導彈,除了能夠保護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外,印度的戰略部隊現在還能對北面和南面的所有對手形成威懾。

報道認爲,儘管DRDO官員對該型導彈的細節守口如瓶,但K-4的試射完成了所有機密的任務目標。鑑於DRDO已具備進行導彈試射的能力,印度有能力研發射程遠超官方聲明的新型核武器運輸載具(導彈)。

(2020-01-21 13:42: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