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穆罕默德-阿里對職業拳壇的影響是不可能的,他完全超越了這項運動,影響了幾代人甚至是全球數十億人,這就是爲什麼阿里是偉大的,不僅僅是在賽場上取得的成就,還包括賽場外的表現。

阿里之後,重量級拳壇公認的兩個時代——拉里-霍姆斯王朝、邁克-泰森王朝,仍然與阿里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霍姆斯心目中,阿里是他的偶像,同時也是兄長、朋友、陪練夥伴,在1980年10月2日那個難忘夜晚,已經退役的阿里當着拉斯維加斯凱撒宮2.5萬名觀衆的面兒,試圖第4次奪得重量級冠軍稱號,對手就是昔日小弟霍姆斯。當時,阿里已經38歲了,而且有了帕金森綜合症的徵兆,所以比賽結果如何不難想象。

《紐約每日新聞》評價這場大戰時寫道:這是一場霍姆斯輸不起卻又不會輸的比賽,因爲在他面前是一位超重的老將,這位老將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離開,對於他來說,面對擁有35戰全勝的霍姆斯,只意味着金錢和悲哀,霍姆斯馬上將贏得一場空洞的勝利。

對於大部分休閒拳迷來說,他們認爲阿里還是那個曾經的阿里,“世界偶像”是不會輕易輸掉比賽的!結果在40年前的那個秋夜,阿里最終呈現了拳擊史上最沮喪的奇觀之一,被毆打了10個回合,顯得那樣的無助,當時裁判將每一個回合都判給了霍姆斯,然後是阿里的長期教練安吉洛-鄧迪“慈悲”地扔上了白毛巾,目的就是爲了避免自己的拳手遭受更嚴重的傷害和進一步的尷尬。

不過,霍姆斯摧毀阿里之後,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喜悅,他後來將其形容爲“痛苦時刻”,甚至對比賽中暴打阿里表達了歉意。霍姆斯說:“阿里不想退出,他在那兒遭受擊打,我並不渴望傳達這種擊打,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難題,如何在不對男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下結束戰鬥。”

輸給霍姆斯,不但標誌着阿里時代的徹底終結,也標誌着他的拳擊生涯走到了盡頭,因爲一年後與特雷弗-伯比克交鋒中,再次敗北後的阿里永遠掛起了拳套。與此同時,霍姆斯從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成爲了新的重量級最高統帥,他獲得了WBC、《拳臺》雜誌以及剛剛創立的IBF冠軍金腰帶,如果當時可行的話,霍姆斯也會輕易將那條WBA金腰帶收入囊中,同時成爲了“褐色轟炸機”喬-路易斯之後,重量級連續衛冕次數最多的世界冠軍。

霍姆斯是最被低估的重量級戰將之一,還被認爲是有史以來最犀利的“刺拳大師”之一,可惜不幸的是,他夾在了最受歡迎的阿里以及隨後橫空出世的邁克-泰森之間,以致很多時候被忽略掉了。

1986年,霍姆斯二番戰憾負邁克爾-斯平克斯後,宣佈退役,他的離開沒有阻止重量級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爲泰森很快上位了,就像當年的阿里一樣,經不住誘惑的霍姆斯宣佈復出,他在280萬美元酬金引誘下來到了泰森面前,要知道280萬美元出場費不亞於如今的千萬美元。

泰森迎戰霍姆斯,在泰森內心深處一直是他想要的,當年他親眼看到霍姆斯剪除了阿里的“蝴蝶翅膀”,拔掉了阿里的“蜜蜂針刺”,就在阿里慘敗給了霍姆斯的第二天,泰森的恩師庫斯-達馬託給阿里打電話,向阿里介紹只有14歲的泰森,從那個時候開始,泰森發誓要摧毀霍姆斯爲自己的英雄報仇。

等到1988年1月22日泰森、霍姆斯正式面對面時,已經飽受病痛折磨的阿里悄悄對泰森耳語:“記住你的承諾,幫我復仇!”

大多數情況下,復仇往往需要經歷艱辛的過程,不過泰森讓自己的復仇變成了一邊倒的殺戮,他僅用四個回合便3次擊倒霍姆斯,復仇可謂輕鬆異常,就像數年前霍姆斯從阿里手中接過火炬一樣,如今泰森又從霍姆斯手中接過了火炬,他成爲了這一代人中最好的重量級戰將,建立的拳壇遺產至今爲公衆津津樂道。

泰森、霍姆斯,20世紀下半葉重量級兩個最知名的王者,卻都被認爲是阿里的門徒,霍姆斯與阿里的關係上面已經說過,泰森則間接地與阿里捆綁在了一起,如果沒有阿里爲兩人鋪路,泰森、霍姆斯的故事不會像今天這樣生動,所以要將一部分功勞歸於阿里,他留下的遺產永遠不會褪色。

本文原創,百家號首發,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圖片、視頻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