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有那麼重要嗎?

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來審視一下今天的主題“鑽石”與“莫桑鑽”,早在1939年鑽石就開始了最早的營銷策略。美國的比爾斯用“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個空手套白狼的話成功地將其奉爲真情的代言人,如今演變成了如果一場婚禮沒有鑽石的參與那麼只能說明新郎不愛你,而愛你的程度則根據鑽石的“大小”來定。那麼讓我們看一下鑽石是什麼,還有這“莫桑鑽”又是個啥?

鑽石:鑽石只是一種營銷,甚至可以說是一場包裝秀。鑽石的單位是克拉,而一克拉的重量相當於兩顆大米,而我們爲什麼要花費一年的薪資去買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因爲它的宣傳口號是稀少,並且保值,但一個世界礦藏儲量“1兆億”年產近1.2億克拉的石頭你真的相信它會如宣傳般保值嗎?

那麼既然鑽石產量這麼高,爲什麼價格會居高不下呢?其實還是源頭控制得好,一個行業能長期生存下去的方式就是不要過於飽和。首先這1兆億的鑽石几乎都深埋地下,並且能產出地目前以非洲、澳大利亞、俄羅斯這三個地方爲主。二戰之前比爾斯就在非洲壟斷了兩個最大產量的礦區,戰後營銷策略做的到位,一時間賺得盆滿鉢滿。但其他英國人也在非洲發現了其餘的礦產,於是互相打起了價格戰,不過雙方最後發現還是合作壟斷要來得好,於是通力合作將市場供給量壓縮了下來。於後的數十年他們在工藝上下足了功夫,並且給鑽石定義了一個“4C”工藝,但凡水平沒到的都不能定義爲鑽石。總之最終解釋權就歸其所有了,還成立了一個國際鑽石聯盟,要麼加入我,要麼消滅你。

莫桑鑽:它與鑽石擁有同樣的外表及珠寶屬性,除了硬度稍微低一些,其火彩以及光澤度都優於鑽石,若不是專業珠寶鑑定師藉助儀器根本無從分辨。它是由美國C3公司在1998年中旬研究出了一種和鑽石相似度超高的人工合成寶石,同時爲其申請了專利。莫桑鑽的外形與鑽石相似度超過了99.7%,但價格不及真鑽石的百分之一,莫桑鑽瞬間成了許多人的寵兒。

但2016年該家公司所持有的專利證書到期了,於是全世界都開始生產莫桑鑽,價格直接跌破千元大關。更恐怖的事情是在2018年,我國的鄭州和廣西也開始進入了莫桑鑽生產行列,我國的生產實力是相當可怕的,一年的產值完全可以實現倒灌式出口就這樣“莫桑鑽”的價格如今已經變成了幾十塊一克拉。

而如今莫桑鑽已在生存的邊緣徘徊,鑽石卻依然堅挺。

爲什麼同樣是營銷的產品差距如此巨大,鑽石還是壟斷式欺騙,而莫桑鑽是真實的人工科學。其實拉開彼此生存差距的也正是如此,無論世上年出產率有多少,但流通量只要控制好了它就是“稀有”。同樣的是無論你經歷了多少代人的科學結晶,一旦能大規模生產,其必然要走向“低廉”。而如今我國多個擁有巨大生產實力的地方也加入了生產行列,其膨脹便成了必然現象。鑽石還好留了一手“工藝”牌可以打,那莫桑鑽青囊相受之後的境遇又是什麼?總之天然鑽石也好,人工莫桑鑽也罷,結婚的話你會喫這個“藥”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