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雙節合一

有8天的假期時間

不少人都早早做好了多個節日安排

出遊、會友、回鄉……

但是

每到假期總有人

因爲一時大意造成各種“事故”

現在就告訴你

這些事情千萬別做!

這些事情千萬別做!

這些事情千萬別做!

01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

教訓:假期聚餐中,人們往往都用酒助興,但是有句話叫“頭孢配酒,說走就走”!

專家介紹,“喫完頭孢類的藥物,特別是注射完頭孢類的藥物再飲酒,最嚴重的後果是死亡,在醫學上面叫‘雙硫侖樣反應’”。

02

海鮮啤酒,痛風難熬

教訓:秋風起,蟹兒肥。中秋前後,正是喫海鮮的好季節。左手海鮮右手酒,成爲不少人過假期的打開方式。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此享受美味。

海鮮、動物內臟及大部分肉類是高嘌呤食物,而海鮮是嘌呤含量最多的。啤酒本身嘌呤含量不高,但它含有較多鳥苷酸,代謝後會產生嘌呤,最終產物是尿酸。

另外,啤酒中的乙醇會造成體內乳酸堆積,而乳酸和尿酸在從腎臟排出時會相互競爭,影響尿酸排出,導致血尿酸增高。再加之啤酒飲用量動輒幾瓶,十幾瓶,嘌呤含量就會快速上升。所以,患有痛風的人一定要忌口哦。

03

熬夜打牌,誘發心梗

教訓:2017年大年初五凌晨,78歲的陳老與親戚朋友一起打牌娛樂直到晚上10時。後突發胸痛,醫生檢查後判斷老陳爲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專家解釋,老人打牌、下棋時久坐不動,情緒突然激動時,血壓會一路飆升,心率增快,容易誘發心肌缺血。建議有冠心病疾患及中老年人在進行打牌、下棋等娛樂時,適當活動,利於體內血液循環,不宜久坐不動。

04

旅途久坐,容易血栓

教訓:專家介紹,像打麻將打一晚上的,坐飛機、火車行程超過六小時的,經常把腿盤起來的,都是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高發人羣。

建議持續坐姿兩個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如果不方便活動也要多飲水以促進血液循環。久坐後突然感覺喘不上氣來時,要及時到醫院呼吸科就醫。

05

景點暴走,膝蓋受損

教訓:張先生長假期間遊玩,4天下來,平均每天走2.5萬步以上,而他平時最多走5000步。超量暴走讓他的膝蓋罷了工,一彎就痛,最終張先生的膝蓋被醫生診斷患上膝關節滑膜炎。

專家提醒,平時如果只走3000步,那麼旅遊以6000步爲適宜。也就是說,旅遊的走路步數,是平常的兩倍即可,超過這個量,弊大於利。

06

喫得油膩,血脂升高

教訓:在獻血採血領域,有個“節日現象”:節日過後,因爲血脂高、血液太黏稠等原因“獻血被拒”的人會變多。

專家提醒,節日設宴席,宴席上葷素的比例最好是1/3素菜,1/3葷菜,1/3半葷半素菜,食物種類要選些深色蔬菜、菌藻類、豆類、薯類、雜糧,葷菜優選魚蝦類、去皮禽類等。烹調方式以蒸、煮、燉、汆、涼拌等爲主,儘量避免油炸、油煎。

07

忘記服藥,血壓升高

教訓:節日期間,少不了走親訪友,起居和飲食都不是很規律,不少患者就忘記按時服用降壓藥。

在臨牀中,許多醫生經常遇到因擅自停服降壓藥而引發意外的患者,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降壓藥喫喫停停,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這樣最容易對血管壁造成損害,長此下去容易引起高血壓急症。

專家建議,十一期間,最好天天測量血壓,尤其是本來就有基礎疾病的人。一旦血壓波動明顯,要及時尋求醫生幫助。

08

堵車發怒,傷人傷己

教訓:長假回家、長假出遊、長假回城,無論哪種自駕遊,大家都充滿着急切的心情,當看見沒有盡頭的“堵車大軍”,不少平時溫文爾雅的人也會“破口大罵”、甚至胡亂變線、強行超車。

防止“路怒症”要做好自我調節,遇到堵車,若有工作業務,提前告知對方。車裏可以放一些輕鬆舒緩的音樂。另外,同車的親朋好友可以在駕駛員“發怒”時給他些勸阻,緩和情緒,說明激怒的後果。

09

瘋狂補覺,給身體幫倒忙

教訓:不少人想利用長假補覺,一睡十幾個小時,畢竟上班時候沒法睡的這麼舒爽。還有人假期玩到凌晨,第二天睡到中午甚至下午才起牀。不過,這種補覺是沒有質量的,起來後還是會覺得沒睡醒。

專家提醒,作息時間儘量規律,即使假期想多休息也不要太晚睡,白天的午睡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儘量保證在晚上12時之前入睡。即使補覺,也不要超過1-2個小時。

編輯丨趙影思

責編丨楊萃萃

審覈丨張麗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