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鄧玲是家中的獨生女,在大學時認識了現在的丈夫林傑,經過幾年的異地戀,終於修成正果領了結婚證。

林傑有一個妹妹,原本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後來林傑的妹妹出嫁了,兩位老人沒人照顧,林傑兩夫妻便一致決定將老人接到身邊照顧。

鄧玲待兩位老人如同親生父母,婆婆身體不好,經常需要喫藥,鄧玲擔心婆婆忘記喫藥,即使上班期間也會打個電話回家提醒婆婆喫藥。

公公的腿腳不方便,鄧玲便專門買了一些中草藥給公公泡腳。

有次婆婆生重病需要住院做手術,鄧玲便向公司請了年假,專心照顧婆婆。每天都回家做營養可口的飯菜帶去醫院給婆婆喫,周圍牀的姨特別羨慕婆婆有一個這麼好的兒媳,感嘆到,"我的女兒整日忙工作,就連我這個媽生病了都沒能親自來看望我,哎,有時候哇,一個親閨女都比不上一個好兒媳。"

鄧玲雖然辛苦了些,但她覺得是值得的,只有自己對這個家真心實意的付出,家庭才能和睦融融的。

“我兒子沒義務給岳父母養老”

但有次鄧玲的母親生了一場重病,父親一人沒辦法,只能求助女兒。

鄧玲聽完電話後立馬往家裏趕,帶母親去了醫院,結果病情嚴重,需要立即手術。還好因爲送醫及時,沒什麼大礙。

鄧玲心裏很是愧疚,決定將父母接到身邊一塊照顧。

丈夫欣然同意了,但是得知此事的婆婆卻極力反對,她說:"當初你嫁過來的時候我們已經給過彩禮錢了,我兒子就沒有義務再給岳父岳母養老了。"

聽完婆婆這番話的鄧玲心都涼了半截,想不到自己這麼久以來對婆婆的悉心照顧,卻依舊不能打動她。

她回懟道:"婆婆,您兒子給的彩禮錢,早就被我用來補貼家用了,這些錢我們都是一塊花的,您說您的兒子沒有義務照顧岳父岳母,那我也沒有義務照顧公公婆婆呀?"

這時丈夫也站出來說話了:"就是阿,媽,小玲照顧你們這麼久,這也不是她的義務呀,但是她也將你們照顧的很周到不是嗎?"

聽完兒子兒媳的話後,婆婆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同意將岳父岳母接過來一起生活。

岳父岳母到來後,公公婆婆不僅沒有意見,並且還十分歡迎。

一家人能有如今的和睦,離不開鄧玲的悉心付出,也離不開她丈夫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都懂得互相尊重,互相體貼,所以才能讓兩個原本互不相干的家庭融入到一起,風雨同行。

女婿應該給岳父岳母養老嗎?

當一件事情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哪怕不是法律規定的,也會心甘情願的去做。

贍養岳父岳母或許不是女婿的義務,但是卻可以凸顯一個女婿的責任與擔當。

有人曾經在知乎上問過這個問題:"女婿爲什麼要孝順父母?"

有人回答:"沒有爲什麼,你與岳父岳母之間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僅僅是愛屋及烏,如果你足夠愛你的妻子,那麼孝敬岳父岳母就是一件甘願的事情,當然,如果你不願意也可以,但前提是,當你的妻子不願意贍養你的父母時,請你想想自己。"

有很多的女婿要求另一半善待自己的父母,但是卻不願意照料對方的父母。

這樣的愛情不能算是完整的愛情,愛一個人應當愛對方的全部,當然包括對方的父母。

只有互相尊重對方的父母,互相關愛對方的家人,才能換來他人真心實意的相待,才能讓夫妻雙方久處不厭。

有人說,愛可以單方面的體現,但愛情必定是兩個人相互付出的才能成立

誠然,無論是任何東西,單方面的給予和進行最終幾乎都是慘淡收場。

鄧玲懂得林傑工作的辛苦,林傑明白鄧玲的苦心。

鄧玲和林傑能夠相敬如賓,恩恩愛愛,正是因爲他們彼此尊重,又彼此理解。

有人曾經在一個平臺上說:"在愛情裏,我們是相愛的,但我們也是獨立的。我是他的妻子,是可以照顧他包容他的人,但我也是一個有自己的能量和人格的人,可以在他失意彷徨時,給他一個溫暖可靠的擁抱。"

所以哪有這麼多不合適,只不過是不願意爲了對方磨合成那個合適的人。

寫在最後: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而不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不能讓婚姻變成一個人的千軍萬馬。

縱使一方有多麼努力的築起這道婚姻的城牆,沒有另一方的共同協作,也是容易轟然倒塌的。

有人說過,愛情就像一道數學題,只要一方爲零,那麼結果就是零。

婚姻亦是如此,一個人源源不斷的掏出全部的自己,而另一方呢?等着拾取對方給自己帶來的收穫,這樣的婚姻,哪怕其中的一方將自己燃燒盡了,也終究無法挽救這段沒有根基的婚姻大廈。

愛不僅僅是無怨無悔的付出,也應當是彼此成長的陪伴。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