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年輕摩友來說,吉雷拉(Gilera)這個品牌聽起來不那麼有名,但是如果你瞭解歷史,就會知道它曾經風光無限,斬獲過3個曼島TT 桂冠,佔據過達喀爾拉力賽、法老拉力賽、國際六日賽等著名賽事的冠軍寶座,特別是在1950年至1957年間,更是將6次GP500騎手年度冠軍收入囊中!助力他們在GP500賽道上叱吒風雲、過關斬將的,就是這次我們要介紹的主角 “飛燕”。這臺讓吉雷拉引以爲傲的並列四缸發動機賽車,在最高級別的賽場上,力戰奧古斯塔、諾頓、摩托·古茲等大牌廠家賽車隊,在世界豪強面前毫不相讓、屢獲殊榮!

1887年12月21日,朱瑟普·吉雷拉出生於意大利的澤洛博恩佩爾西科。成長過程中,朱瑟普對正在蓬勃興起的機械製造業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和興趣。與不少創業人一樣,朱瑟普也是學徒起家——15歲的時候,他開始到比安吉摩托車公司做技工,後來又到瑞士雷弗摩托車公司的意大利分部進一步磨練技藝。1909年,22歲的朱瑟普初顯身手,製造了自己的第一輛摩托車VT 317,它搭載的是OHV氣門機構、排量317mL的單缸發動機。這輛試水之作給朱瑟普帶來了不俗的聲譽,同年他駕駛V317奪得一場攀山比賽的冠軍。1911年,朱瑟普組建了吉雷拉賽車隊,儘管規模不大,但是積極參加意大利地區賽事並奪得多項榮譽。

在行業磨礪多年之後,朱瑟普終於遇到“貴人”了——一位酷愛摩托車的米蘭律師,此人正爲自己“久治不愈”的哈雷摩托車而苦惱。接到這位律師的求救後,朱瑟普憑藉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嫺熟的技藝,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哈雷。“技術超羣、藥到病除”,這位律師由此對朱瑟普產生很好的印象,隨後向投資家們介紹這位異乎尋常熱愛摩托車的小夥子。很快,朱瑟普就得到了資助,建起了吉雷拉摩托車公司,主要生產搭載了側置氣門V型雙缸發動機的摩托車。由於吉雷拉摩托車質量可靠,而且經營得法、市場需求旺盛,業務發展蒸蒸日上,不久後就進行了擴建,搬到了米蘭郊外的阿爾科雷。

吉雷拉公司一系列中小排量的車型相繼面市,排量介於150mL~500mL之間, 很受市場歡迎。但是,其中真正彪炳青史、能夠在摩托車發展歷史上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的,則是吉雷拉的“飛燕”。這款實力超越時代的並列四缸發動機摩托車,與諸多頂級賽車手親密合作,把吉雷拉一次又一次地送上冠軍寶座!

先讓我們把鏡頭拉回到上個世紀20年代的另一個故事。與現在不一樣,當時統治賽道的不是多缸賽車而是單缸和雙缸賽車,因爲更簡單、更可靠、更輕巧、更靈活。當時,意大利兩位年輕的工程師吉安尼尼和雷默“不走尋常路”,決定設計出具備強大競爭力的賽車,既要結構緊湊,又要動力強勁。在投資家彭馬蒂尼的資助下,他們建立了GRB公司,並在1923年設計出風冷、單凸輪的四缸發動機,排量爲490mL,最大功率達到21kW(6000r/min),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績。當時已有四缸發動機,但都是採用縱向佈置的方式,導致軸距很長,無法用於參加比賽;這臺發動機則採用了橫置並列方式,即四隻汽缸並排橫跨車架,與現在的佈局完全一樣。後來,得到了藍瑟羅蒂新的投資,公司擴大規模並更名爲OPRA,同時另一位騎手兼工程師塔羅費加入了團隊。1928年,他們研發出動力更強勁的發動機,把最大功率提高到25kW,與同期競爭對手相比,至少高出了8kW!他們滿懷希望地參加各種比賽,遺憾的是,儘管他們的賽車頻頻飆出最高速度,但是由於研發不夠充分、發動機磨損過於劇烈,導致工作情況不穩定,常常在關鍵時刻出現故障甚至發生燒結、破損等嚴重問題。

到了20世紀30年代早期,彭馬蒂尼又創建了C.N.A.發動機製造廠。此時賽車項目仍在繼續研發,期間由於意見不合,雷默離開這個項目。1933年,以吉安尼尼爲主、塔羅費爲輔,對賽車做了重大設計,這臺賽車就叫“飛燕”。與上次不一樣的是,這臺並列四缸發動機更加暴烈,不僅採用了雙頂置凸輪軸,而且裝備了機械增壓裝置,可以爆發高達45kW的最大功率,後來更是提高到65kW,這在當時很令人震驚!同時,他們吸取了以往的教訓,爲了增強工作可靠性,這臺並列四缸發動機用上了液冷的散熱方式。1935年5月,“飛燕”在的黎波里舉行的比賽中包攬了冠亞軍。數月之後,塔羅費又駕駛“飛燕”打破了世界最快速度紀錄,達到驚人的245km/h!

儘管“飛燕”仍然存在可靠性問題,但是超強的性能展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不過,此時彭馬蒂尼年事已高準備退休,決定將飛機制造廠連同賽車“飛燕”出售給卡普羅尼飛機制造公司。由於卡普羅尼對摩托車不感興趣,隨即在1936年吩咐塔羅費賣掉“飛燕”。作爲直接參與項目研發者,塔羅費深知“飛燕”的價值,他聯繫上了吉雷拉公司的老闆朱瑟普。這樣,吉雷拉以低廉的價格,輕鬆購買到強大的“飛燕”,塔羅費本人作爲“陪嫁”也到了吉雷拉公司。

獲得“飛燕”後,吉雷拉以這輛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列四缸賽車爲平臺並進行優化設計,創下了一連串的世界速度紀錄,其中1937年創下的速度紀錄是274.181 km/h,這一紀錄近20年內沒有被打破!性能高強的“飛燕”到處征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讓吉雷拉聲名大噪。到了1946年,由於機械增壓技術被禁止用於比賽, 已經效力于吉雷拉的工程師雷默在1947~1948年間研發出新的風冷、並列四缸發動機賽車,賽場上取得的一系列勝利證明它是極其成功的賽車。1949年GP500創立開賽之後,吉雷拉迅速將“飛燕”送上賽道,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在1950年和1952年賽季,賽車手安伯託駕駛“飛燕”奪得2次GP500冠軍。下一位賽車手是吉奧夫,他駕駛57號“飛燕”賽車,在1953~1955年連續爲吉雷拉送上3次GP500冠軍。賽車手李伯羅錦上添花,在1957年又奪得一個GP500冠軍。而且,“飛燕”除了幫助奪得騎手年度冠軍之外,還讓吉雷拉6次戴上了廠家冠軍的頭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