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封面新聞報道,17日,武漢一名初三年級的中學生,在學校裏被其母親當衆扇耳光後跳樓自殺,雖然已經儘快送醫,但是因爲傷勢過重還是搶救無效死亡。

事情的起源:14 歲的男生,在學校玩撲克牌,被老師逮住,請媽媽來。

男生的媽媽怎麼和老師溝通的,不太清楚。

監控拍到的畫面是,走廊裏,媽媽打了孩子一個耳光,孩子擋了一下。

當第二個耳光結結實實地打在臉上,男孩動也沒動。

見孩子不說話,媽媽一邊辱罵,一邊用手掐住男孩的脖頸,頂着牆,往牆上撞。

後腦勺撞在牆上的時候,男孩踉蹌了幾步,依舊低着頭。

有人來勸這位母親,視頻裏,似乎她還在大聲教訓孩子。

男孩低頭用袖子擦完眼淚,似乎決定了什麼,站直了身體,抬起頭,平視着媽媽。

等媽媽被另外一人拉走,他定在原地,呆呆地站着。轉身看了一眼樓下,又望向母親離去的方向,看了許久。

2分鐘後,他爬上圍欄,一躍而下。

當晚9點,傷勢嚴重的張某銳,被宣告不治。

年僅14歲的少年,就這麼倉促地告別了世界。

有學校的學生說,他媽媽吼得很大聲,隔着一面牆都聽得清楚。

也有人說,他不可能只因爲兩個巴掌就跳樓。

“(他)平時應該想過挺多次自殺的,只是這次當衆被打情緒上來沒收住,加上旁邊很容易自殺,便做了。”

壓死駱駝的稻草從來不是最後一根,而是揹負着的每一根。

就像是個不斷被充氣的氣球,日積月累的,撐不了,也就爆了。

曾有個孩子給我留言說,他和家人吵架,明明只是個學習不認真的小問題,卻被爸爸罵成狗。

“不學習,就給我去死!生了你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他難受,不服氣,頂嘴,辱罵就變成了抽打,皮帶抽在背上,火辣辣的。第二天只能把書包背在胸前。還得挺直腰桿,不讓衣服摩擦到傷痕。

“耳朵哥,我當時真的想到一死了之。”

父母對孩子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避風港。

如果避風港都狂風驟雨,那他們有何處可去?

視頻中,在父母這樣的一種長期的辱罵和發泄式的打罵中,孩子大多變成了殺人放火的少年犯,或者真的去死了。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爲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個成年人的程度,他們還沒有學會成人的思考方式,很容易侷限在一點之中。

如果他們因爲你的打擊而受到傷害,心碎到了極點,爲了讓你感知到與他們同樣的痛苦,他們就會容易走向極端。

實際上很多父母並不知道,那些被羞辱和隨意踐踏自尊的孩子,他們早就考慮過自殺很多次。

有個孩子留言說:“他做了很久以來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不是如何去指責死者,而是如何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

對於孩子的母親,我們也不要去指責她,因爲她內心對自己的指責,早已超過了任何人,任何事。

只希望這樣的事情能夠少發生,再少發生,希望天底下的父母都能夠善待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