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鬧劇之後,先聊一些技戰術上的笑點。

在人數均等的時候,馬奎爾就已經是災難級發揮。

第一個丟球中,莫名其妙地把球向回頂,第二次解圍又是個直上直下,隊友上前防守時又是拉拽自己人,連續三次神級發揮,一己之力造就第一粒丟球。

第二粒丟球,則是整個中後場夢遊的體現。死球之後所有人就彷彿暫停了似的,讓對手迅速完成反擊。

上週就有提到,球隊狀態不佳時,中前場可以依靠一些球員的靈光一現,但後防線不能。後衛需要持續、穩定的發揮才能成爲可靠的保障。

整個中後場的防守選擇就是噩夢。當馬奎爾助攻上前傳球失誤後,他居然即沒有馬上施加壓力上搶,也沒有立即回追,遠端的孫興慜只有馬蒂奇一人注意到。所幸,孫興慜的停球稍大,纔沒有被對手立即擴大比分。

又比如,第四粒丟球前,巴伊的解圍直接到了對方腳下,此時盧克·肖跟防拉梅拉來到了中路。但西索科傳球到右邊路之前數秒時間裏,他也沒有回到邊後衛的位置上。

於是,在奧利耶拿球時,曼聯後防線的站位非常奇怪,左邊中衛和左邊後衛調了個。馬奎爾被傳中穿襠,盧克·肖放掉了禁區內的對手選擇向禁區角上接應的凱恩施壓,被孫興慜輕鬆搶點。

這就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巴伊。這粒丟球(以及第三粒丟球)的起因就是巴伊的出球。

他上場後,穆里尼奧依舊是針對性的讓他這一側防區的前鋒回撤,將他吸引出來,讓馬奎爾不得不用自己寒酸的速度去補位。

而同時,巴伊在處理球上並沒有比起林德洛夫有多大優勢,出球上又漏洞百出。所以,在不能揚長避短的情況下,用巴伊取代林德洛夫有什麼意義?

二是邊後衛。連續兩場聯賽,邊後衛內收都將邊路空間拱手相讓給對手。

之前與布萊頓的比賽中,索帥就選擇讓邊後衛內收保護肋部,而這場比賽中,這個策略一樣沒有改變。

這樣的防守策略就要求邊前衛/邊鋒更多回撤保護,但格林伍德與拉什福德的兩翼顯然是刻意在防守時多留在前場保證反擊速度,但後腰沒有提供覆蓋寬度的同時,後防線孱弱也難以向前輸送。

這就很難辦了。

儘管布魯諾和博格巴的狀態有所回升,馬夏爾下場前與格林伍德、拉什福德都有不錯的聯繫,但在中後場漏洞百出的情況下,想要依靠遠未至最佳狀態的鋒線來「救命」,似乎有些要求太高了。

當然,這不僅是場上球員的責任。

比如說,今天在短暫的11打11的時間裏,看到了爲什麼曼聯想要桑喬。格林伍德多次向左側靠近,馬夏爾、博格巴都是更習慣在左側活動的球員,幾次向右側的分球都無人接應。

所以,要是有個上賽季已經開發出弱側打法與能力的桑喬,是不是會有些不同?

又比如說,儘管林德洛夫飽受指責,但今天上場的巴伊也顯然難堪重任。要知道,曼聯現在有7箇中後衛,而巴伊已經是除去馬奎爾和幾乎鐵定離隊的斯莫林外最好的選擇了。

這個轉會窗,除了沒能引進合適的球員之外,冗員也沒有能夠清理。當你的球隊裏有這麼多中後衛的時候,如何才能引進新球員呢?

如今看起來要下樹的卡瓦尼和特萊斯,是解決球隊問題的好方案嗎?答案可能是令所有人失望的。

如果各位記性不錯,應該還記得上個賽季後六大豪門的情況:所有的球隊看起來都欣欣向榮,看起來有着光明的未來。

而一個轉會窗過後,所有其他五支球隊都有提高,甚至萊斯特城、埃弗頓都已經迎頭趕上。曼聯原本擁有着弗格森下課後第二好的賽季背書,在全球足壇都因爲疫情而購買力減弱的大背景下,曼聯卻沒能夠抓住這次補強的機會。

距離轉會窗結束還有一天,而現在,所有的球隊都知道曼聯需要球員了。

所以說,球場上的技戰術,對於現在的曼聯來說已經是細枝末節的事情了。索爾斯克亞手上的牌有沒有打好是一回事,管理層是不是給他足夠的支持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一場比賽結束後,我們說,兩年前的噩夢似乎又回來了:前一賽季表現與成績都不錯,轉會窗有許多看起來相當美好的目標,結果賽季開始的時候只來了一個新中場。

兩年前,穆里尼奧在上賽季成績不錯的情況下,突然在轉會窗失去了管理層的支持。新賽季開始後,更衣室失控,成績一落千丈,穆帥黯然離開。而一個賽季後,他心心念唸的馬奎爾依舊高價加盟。

而如今有什麼不同嗎?索爾斯克亞心中所想要的引援接連錯失,媒體上轟轟烈烈的轉會窗到了俱樂部這裏只剩下了一個撿漏的範德貝克。如果不是名宿范德薩手把手地將範德貝克塞進曼聯手裏,恐怕球隊的夏窗會是顆粒無收。

如果索爾斯克亞失敗了,這就是曼聯在弗格森離開後,第三次錯過重建的最好機會——一次是莫耶斯上任時曼聯依舊保有對頂級球星的吸引力時,另一次是穆里尼奧拿到第二後球隊聲望重振旗鼓時——而這個轉會窗的操作就是根本原因。

這一場的比分實在是太令人熟悉了。所以,在重現了一個噩夢之後,還會讓另一個噩夢繼續重現嗎?

在以下平臺找到我們,從文化、歷史到產業、技戰術,讓我們一起嚴肅活潑地聊聊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