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爲渺小,或更爲偉大

語宙

+

地球上的外星

歐空局派科學家常駐南極20年了。南極的環境,爲載人航天、深空飛行提供了獨特的研究機會。它的作用,就像宇宙空間或者另一個星球上的前哨站。

在地球上最寒冷和最遙遠的那片土地上,意大利-法國聯合建立了康科迪亞研究站(Concordia),成員們每年都會經歷近9個月的與世隔絕和4個月的完全黑暗:太陽從5月消失,直到8月底纔再次出現。這裏的冬季氣溫可降至-80℃,年平均氣溫爲-50℃。

▲南極冰原上的Concordia研究站

稀薄的大氣、晴朗的天空和零光污染的南極,是觀測宇宙的好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它成爲研究地球磁場的理想場所。20年來,每年有16名科學家在這裏開展冰川學、大氣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和醫學的研究。

更重要的在於,他們自己也是實驗的一部分:3233米的海拔高度和與世隔絕,帶來了慢性低壓缺氧等生理挑戰,而人體和大腦受到的影響有助於研究人體的壓力應對、免疫系統變化和晝夜節律變化等問題。

▲科學家本身也是實驗的一部分

因此,歐空局將康科迪亞研究站作爲人類登月和火星任務的基礎研究實驗室,期待通過研究成果幫助人類在心理和身體上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和更長的太空飛行,最終適應另一個星球上的生活。

▲研究站裏與航天器裝置相似的水回收系統

20年過去,研究站的科學家們總結了一套工作與生存技能,向那些註定走得更遠的宇航員提出建議——無論他們將要去月球、火星還是其他地方。

1、鍛鍊讓情緒穩定

一項研究將研究站成員分成兩組,一組人遵守鍛鍊制度,另一組人少做活動。結果顯示,鍛鍊組的情緒穩定,“懶惰組”則表現出更多的情緒波動。

2、三天不練手生

乘坐飛船前往火星需要9個月的時間。那麼,火星任務宇航員是否能夠在無法常態化練習的情況下最終駕駛飛船安全着陸?研究站的成員在訓練硬件上練習操作聯盟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一組人定期練習,另一組只在南極任務期快結束時進行模擬對接——結果毫不意外,練習確實有助於鞏固技能。

3、藍光讓人保持警覺

“藍光”是現代電腦和手機的標準功能了,你可以設置一個“夜燈”或紅色濾光鏡來稀釋屏幕的顏色,以防止睡不着覺。研究表明,在南極不見陽光的4個月裏,藍光確實能讓人保持清醒和警覺。

4、缺氧不利於睡眠

研究站成員們被失眠困擾。研究表明,失眠的部分原因是睡眠呼吸暫停,即呼吸被跳過導致吸入的氧氣更少。這項研究的結果對那些在家中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的人也很有意義。

5、睡眠得有規律

睡眠好,有規律的睡眠更好。即使在沒有陽光的四個月裏,按時間表強迫自己在固定時間上牀睡覺的研究站成員比那些想睡覺了才上牀的人狀態更好。“晝夜節律”是有道理的。

6、自信很重要

那些出發之前就認爲自己有能力應對南極極端環境的人,對南極的稀薄空氣和溼度表現出更快的調節能力。研究表明,樂觀的人能夠更好地適應極端環境。

7、陽光最珍貴

隨着時間的推移,沒有陽光的話,眼睛會變得更敏感,睡眠也會受到影響。這些結果說明,在長期不見自然日光的環境下,視網膜對藍光的敏感性增加,晝夜節律穩定性降低,睡眠-醒來時間延遲。

“這些建議中的大多數都不應令人感到意外。今天它們已經是常識了,但在20年前是開創性的。” 歐空局“人類和機器人探索項目”的研究協調員詹妮弗·恩戈·安(Jennifer Ngo-Anh)說,“我們爲太陽系更遠的太空任務做準備時,選拔和訓練宇航員背後的科學依據是很重要的。科學就是要展示新的、意想不到的關聯,同時也要進一步證明人們普遍接受的東西。”

然而,宙姐認爲,這些tips明明也是給我們普通地球人的提醒。睡覺不規律、宅在家裏不見陽光……雖然沒機會上天飛一飛,深空飛行面臨的種種問題我們已經都有了!

圖文來自:歐空局

航天科學傳播平臺

Powered by 愛太空

第 334期

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ID:spaceflightforum

想了解歐空局南極研究更多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