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劉封傳》記載: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爲之流涕。

劉備賜死劉封有兩個理由:一是欺凌孟達導致孟達投降丟了東三郡;二是襄樊之戰沒有出兵救援關羽,那麼這兩條罪狀能否成爲賜死劉封的理由?換句話說,劉封之死,是他罪有應得還是罪不至死?

《三國志·劉封傳》記載: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

這裏提到了孟達投降曹魏的兩個原因:一是受到劉封欺負,被奪了鼓吹(這是一種榮譽,往往用來賞賜給有功之臣,一般人得不到,所以劉封有點眼紅);二是勸阻劉封救援關羽,怕劉備秋後算賬。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此之前和孟達關係莫逆的法正去世,劉備對法正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法正還在的話劉備對孟達的處罰不會太重,孟達也根本用不着叛逃曹魏,法正之死纔是促使孟達叛逃的根本原因,劉備以劉封欺凌孟達爲由導致東三郡易手這個理由有點勉強。

《三國志·劉封傳》記載: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襄樊之戰劉封未出兵救援關羽,這個做得確實不對,但是有幾點要留意:第一,劉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拒絕出兵,劉封和孟達剛剛拿下東三郡不久,東三郡本地豪強比如申氏兄弟實力異常強大,人心未附確實是事實,劉封手中的兵力只能保證震懾東三郡,一旦分兵救援關羽有可能會導致東三郡不穩。

第二,演義說關羽退守麥城才向劉封求援,其實不是,正史中關羽在圍困曹仁於樊城的時候就要求劉封出兵策應自己的軍事行動,這個時候關羽兵鋒正盛,而且誰也想不到孫權會背盟偷襲荊州,傅士仁和糜芳會不戰而降,當然後面關羽從前線撤軍回師荊州,這個時候劉封確實應該出兵了,但這也不能完全怪劉封,因爲戰局變化太快,從撤軍到戰敗也才一個多月時間,整個襄樊之戰劉備的益州主力兵團一點動靜都沒有,原因就在於誰也沒想到之前威震華夏的關羽會敗得這麼快!

第三,關羽假節鉞是否有節制孟達和劉封之權?還真未必有!東三郡原本屬於益州的漢中,劉備得手之後仍然屬於益州,並不歸屬荊州,也不歸關羽管轄;而且從劉備把南郡太守給了糜芳來看,劉備對關羽的權力還是有一定限制的,雖然給了關羽假節鉞之權,但是未必會把東三郡也交給關羽,一句話從統屬關係來說,劉封並不是關羽的直接下屬,他不奉關羽軍令從程序上來說並沒有什麼錯。

劉封之死其實和諸葛亮的推波助瀾有一定關係,而且孟達投降後帶兵前來之際還寫了一封信勸降劉封,被劉封嚴詞拒絕,寡不敵衆之下東三郡再次易手,所以劉封雖然有罪,但確實罪不至死,如果沒有他是劉備收養的長子這個身份,劉封還不至於被賜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