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桃情感

——從《小團圓》來看,張愛玲和胡蘭成之間的愛情並不深刻,多了很多不屑的成分。

張愛玲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擅長寫愛情小說。她筆下的文字悲涼而看透世情,不哀婉但洞察內心。

我們曾以爲她和胡蘭成的傾世之戀深情而不悔,張愛玲卑微而癡情,換來的卻是胡蘭成濫情而多情,但翻開張愛玲晚年所寫的《小團圓》,才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情並不深刻,而且千瘡百孔,從來都不是完美融合在一起。

“《小團圓》是寫過去的事,雖然是我一直要寫的,胡蘭成現在在臺灣,讓他更得了意,實在不犯着,所以矛盾得厲害。”——張愛玲 1975年

《小團圓》是張愛玲在1975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鑑於政治、忌憚胡蘭成憑此書再掀波浪等原因,張愛玲一度想要銷燬,後來,繼承人爭取了讀者的意見,在2009年將此書面世。

《小團圓》講述了女主角九莉從小的家庭生活,和成年後與有婦之夫邵之雍之間的一段愛情故事。這本書是張愛玲的自述體小說,裏面很多的故事和人物都出自現實,女主九莉就是張愛玲本人,而邵之雍就是胡蘭成。

當年胡蘭成曾寫過一本書《今生今世》,詳細講述了和張愛玲的故事,以及他一生中的幾位女人。很多人通過胡蘭成的書瞭解到了張愛玲的故事,和他們之間的感情,甚至有人想通過這本書給張愛玲寫傳記,這讓張愛玲如鯁在喉,畢竟別人筆下書寫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很多都是曲解的。所以,張愛玲猶豫了多年,決定由自己講述過去的事情。這就是《小團圓》的由來。

從這本書裏,我們能看到兩人愛情的更多真相:

一、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情並不深刻,張愛玲:“我隨時有把握停止”

張愛玲遇到胡蘭成的時候,她二十三歲,他三十九歲已婚。

胡蘭成非常欣賞張愛玲的才情,但坦白說,胡蘭成對張愛玲外表的第一印象非常失望——面前的張愛玲沒有作家的氣質,而且非常瘦,像是營養不良,坐在那裏一副幼稚可憐相,像個未成熟的女學生。

但畢竟都是文人,興趣相投,兩人常常一談就是一下午,品評時下流行作品,談古今中外文學作品。

在當時,胡蘭成早已投靠了汪僞政權,爲汪精衛的賣國行徑洗白,他時常躲避在日本人的羽翼下,創辦報紙,爲漢奸們洗白。因此,遭到國人的唾罵,和政府的通緝,總是四處逃亡。

有一次,胡蘭成兩個星期沒來拜訪,張愛玲心裏非常輕鬆,“一件事圓滿結束了——她希望,也有點悵惘......她有把握隨時可以停止。這次他走了不會再來了。”

這說明,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感情一直是被動的。你來,我歡迎;你走,我也不挽留。但她明顯低估了胡蘭成對女人糾纏的功夫,沒多久,胡蘭成又來了。

畢竟胡蘭成慣做女人功夫,女人有男人愛着畢竟是幸福的,張愛玲很快被他的追求打動,不僅送他照片,還收集他留下的菸頭。二十多歲的女人對情場浪子是沒多少抵抗力的。

但張愛玲對待感情還是沒有安全感,胡蘭成總是來來去去,又不停地交女朋友,所以,張愛玲總是在逼他在兩個女人之間做選擇和考慮分手之間來回搖擺,她從來沒有要和胡蘭成天長地久的感覺。

二、她不是他最後一個女人,胡蘭成:“我對張愛玲沒有愧疚”

雖然是戰爭年代,胡蘭成爲了逃避追捕不停地逃亡,但是卻擋不住他追求女人,而且接二連三地成功。

胡蘭成在婚姻期間,結識並追求到了張愛玲,後來,又因爲她與前妻離婚,給了前妻一大筆贍養費。張愛玲以爲他是很愛自己的,沒想到,他依然不停地追求其他女人。

胡蘭成內心認爲和張愛玲已超越了世俗的男女情愛關係,把她當做紅顏知己,而忽視了她不過是個普通女人。他常常寫信告訴張愛玲又交了女朋友,怎麼認識的,那個女孩是多麼有趣可愛,這讓張愛玲又是喫醋傷心,又是哭笑不得。

張愛玲嫉妒不已,寫信問胡蘭成:“護士小周和我,你選哪一個?”

胡蘭成則回答:“爲什麼要做選擇?要做選擇總是不好的。”

後來,張愛玲去胡蘭成逃亡的鄉下去看他,想讓他做個最終抉擇,遭到了胡蘭成的不滿。原來他不僅和小周糾纏不清,又和一個叫範秀美的婦人以夫妻的名義相處。此前,他還和一個日本婦人好過。

張愛玲痛徹心扉,哀愁滿面,胡蘭成看出張愛玲的不滿和心痛,他感到大爲詫異,“而我見她這樣,亦不同情。單是微覺詫異,因爲我不能想象她是可被委屈的。”

張愛玲很快告辭回到了上海,覺得在他逃亡時選擇分手不義,於是繼續和他通信。當聽說他安全了,才提了分手,並隨信寄去了30萬的稿費,當然,這是還胡蘭成曾經花在她身上的錢。還了錢,情也清了。

“他對女人太博愛,又較富幻想,一來就把人理想化了,所以到處留情。當然在內地客邸淒涼,更需要這種生活上的情趣。”

胡蘭成的濫情,致使他對所有好過的女人都沒有愧疚之情,包括張愛玲,甚至他覺得,張愛玲壓根就不該有委屈之情。她是天上的仙女,不該有七情六慾的,“因我與愛玲一起,從來是在仙境,不可以有悲哀。”

胡蘭成不僅是文化漢奸,而且在情場上可謂是渣男中的極品。張愛玲畢竟不想爲這樣一個不值得的人卑微到底,也當不了他最後一個女人,所以,提出了離婚,早早止損。

此後,張愛玲和導演桑弧有了一段短暫的戀愛關係,再看到胡蘭成的著作,不欣賞了。胡蘭成又來過幾封信,張愛玲厭煩了他的那種怪腔,“一看見'亦是好的'就要笑。讀到小康小姐嫁了人是'不好',一面笑,不禁皺眉。唉!怎麼還這樣?”

張愛玲寫《小團圓》,一方面是駁斥胡蘭成在書中對她的誤解和污衊,另一方面又怕他憑此書興風作浪,再出風頭。

而且張愛玲在分手前就把她寫給胡蘭成的信全部要回來,防止以後胡蘭成拿信做威脅,或公佈與衆,不惜毀了她;看到胡蘭成寫的信就覺得很可笑,對他的人品質疑。可見,張愛玲在分手前就不再愛他了,忌憚如此之深,感情早已煙消雲散。還有什麼比曾經相愛的人看不起更可悲的事情嗎?

哪有什麼傾世之戀?不過是情場浪子的一場遊戲,一段千瘡百孔不堪回首的虐戀。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