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要陪在旁邊催促或者監督。今年疫情期間,某短視頻平臺上經常發佈家長因督促孩子做作業而情緒失控,甚至抑鬱等短視頻。

家長着急,惆悵,可能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左右導致的。其實,只要家長轉變心態,注意下面3個方面的問題,給孩子更多自由和自主的空間,相信孩子會給家長們驚喜。

1.不斷催促。家長因爲繁忙的工作或者家務的影響,會不斷催促孩子儘早完成作業,甚至用不能喫飯、不準睡覺等威脅孩子。其實家長這樣的做法適得其反,還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因爲遇見難題沒有解題思路而苦惱,或者感到疲憊休息一會兒。家長的不斷催促會讓孩子認爲家長只要成績,根本不關心自己,休息一下都不行。

正確做法:

如果孩子休息太久,家長稍微提醒孩子要更高效完成作業,纔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其實,當孩子完成一天的功課之後,期盼的是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有時候一句“孩子,你真棒”就夠了。

2.盯着孩子做作業。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一個人在書房不專心做作業,會守着孩子,眼睛一直盯着孩子的作業。這樣的做法無形中會給孩子增加很大的壓力,孩子會認爲自己和犯人一樣,精神緊繃,思維無法調動起來。孩子越緊張,越容易出錯。一旦出錯,得到的基本上都是來自家長的責罵,然後孩子更緊張,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

正確做法:

當孩子準備完成作業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創設一個安靜的,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習環境。家長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比如半小時,進去房間檢查孩子作業完成的進度,關心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助解答的題目就可以,這樣孩子會感到輕鬆,家長也輕鬆。

3.代替孩子完成作業。有些家長缺乏耐心和方式方法,看見孩子實在無法完成作業,時間又拖延到很遲影響孩子休息,乾脆直接替代孩子完成作業。一旦家長開了這個口子,孩子的依賴心理會逐漸加強,之後只要不想做,就說做不出來,期待家長繼續代替自己完成作業。

正確做法:

如果孩子一直無法完成作業,很可能是因爲幾道難題給擋住了。這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指導和幫助,如可以一起翻閱教材尋找解題方法,幫助孩子自主解決問題。如果家長也無法解決,可以在題目上做上記號,交代孩子明天請教老師即可。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還會抱怨作業太多,寫不完。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因爲孩子的聽課效率不高,時間管理存在問題。此時,家長應該教育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時間管理。其實,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他們最怕的是家長的不關注和不愛他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