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姜子牙》的觀衆肯定對姜子牙的強迫症印象深刻。

早在春節小彩蛋裏,姜子牙就已經和哪吒聯手展示了強迫症的威力。

大年夜,姜子牙精心準備了一大桌年夜飯,連杯子的擺放位置都要用尺量。

賓客就位,主人卻開始發愁。

哪吒腰帶系歪了,姜子牙:我忍。

哪吒夾餃子把一盤子擺得整整齊齊的餃子弄亂了,姜子牙:我再忍!

精心雕刻的雕花被哪吒弄倒,直接摔斷了鳥頭,姜子牙:捏碎杯子。

本來忍到喫完飯就算了,誰知哪吒臨走之前回眸一笑,臉上掛着沒擦淨的飯粒。

這下姜子牙瘋了,在牀上輾轉反側,最後終於不忍了!他大半夜特地跑到李府給小哪吒擦了嘴(哪吒臉手感很好的樣子)。

本以爲回來可以高枕無憂,結果睡前突然大驚而起,想起了哪吒笑起來的時候,缺了一顆牙,不對稱、不完整了……

可以說,姜子牙這個強迫症算得上片中最大笑點之一,雖然是刻板的行爲,卻讓人物形象一下子鮮活生動起來。

在正片中,姜子牙的強迫症也多次出現,比如在北海的小酒館裏,見到倒下的雕像要馬上扶起,摔歪的腦袋要扭回正確的角度,差一度都不算正......

實際上,姜子牙這個強迫症,可不是編劇單純爲了搞笑給他立的人設,而是爲了回答一個貫穿始終的問題:

姜子牙受天尊之命助武王伐紂,功成之後爲什麼沒封神?

民間流傳的理由五花八門,而電影給出的理由,恰恰需要姜子牙的“強迫症”加以輔證,邏輯上才說得通。

在電影中,姜子牙有過兩次機會可以封神。

第一次,作爲靜虛宮首徒,伐紂大功臣,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理所應當位列衆仙之長,但師尊提出了一個條件:姜子牙要親手誅殺斬妖臺上的千年狐妖九尾。

要殺狐妖可不是一件易事。《封神演義》小說中,姜子牙命雷震子監斬妲己,但千年狐妖極善迷人,換了幾批士兵都被迷的七葷八素,下不了手,最後還是姜子牙親自施法才斬下妲己首級。

在電影中,狐妖的魅惑之術直接具象化,變成了九尾的大招,此招一出,天地變色,甚至靜虛宮中那些已經位列仙班的神仙們,道行定力不深的都會被迷住。

雖然姜子牙定力夠深沒有被迷住,但他還是功敗垂成,因爲他被九尾拋出的一個問題給問住了。

九尾給他看了自己手上的少女元神,問他,師尊說的就是全部真相嗎?

師尊說九尾爲禍天下,罪無可恕,除了她就可以拯救蒼生,天下太平,可是伐紂之後天下反而更加蒼涼蠻荒,民不聊生。

師尊也不承認,九尾手上有無辜元神。但是,姜子牙親眼所見,不能不信啊,所以在除妖的關鍵階段,姜子牙一念之善,使得九尾肉身雖滅,卻留下一縷元神逃出生天,10年後更是重塑肉身,捲土重來。

姜子牙心中疑惑不忍下手,不僅因爲他善良,也因爲他“強迫症”犯了。

原本姜子牙的三觀已經被師尊灌輸的理念梳理得整整齊齊,非常熨帖,人生按照既定軌跡走下去就是神仙NO.1,偏偏這九尾關鍵時刻拋出了一個問題,使得理想信念和眼見事實產生了出入,這個疑問一日不解,那真是讓愛較真的姜子牙抓心撓肝,渾身難受啊。

想想看,就連哪吒臉上的飯粒一樣都能攪得姜子牙寢食難安,何況事關天下蒼生,姜子牙更得鑽牛角尖琢磨個明明白白,於是這一琢磨就是10年的北海流放。

普通人真的很難像姜子牙這麼執着,即使同爲神仙的申公豹都不理解姜子牙一直在堅持什麼。

但是觀衆會覺得從人物性格而言,姜子牙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讓人意外,因爲強迫症這一設定強化了他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性格特點,讓他做出這種“一根筋”的行爲時不顯得那麼突兀。

姜子牙的第二次封神失敗,也和他的“強迫症”有關。

姜子牙發現把九尾和妲己用宿命鎖連在一起的幕後之人就是師尊,所謂可以讓妲己轉世重生的歸墟之地,不過是封印狐妖冤魂的地方,姜子牙終於徹底識破了師尊的真面目。

想清楚一切的姜子牙,在狐妖與師尊大戰的時刻覺醒了,衝破了狐妖冤魂的束縛,生生打斷了妲己和九尾之間的宿命鎖鏈,希望能救妲己一命。

但是,他還漏下了一條。

這一條“鎖鏈”就是直通靜虛宮的天梯,凡人昇仙的必經之路。

宿命鎖鎖住的只是妲己和九尾,而天梯則是靜虛宮和人間的聯繫。只要天梯還在,師尊對人間的掌控就一日不停。

所以,當師尊徹底滅了九尾,以姜子牙引狐妖現世有功爲名,重新召他回宮,準備授他衆仙之長之時,姜子牙不僅拒絕,還以一己之力,把天梯破了。

對於強迫症患者而言,這就好比九九八十一條鎖鏈斷了八十條,那第八十一條又豈能放過?(開玩笑的)

姜子牙的性格就是強迫自己做到十全十美,絕不會輕易妥協。事業只做了一半,豈可半途而廢?既然反叛,那就反個徹底,差一點都不算是完美。

就是因爲姜子牙的“強迫症”,讓他沒有人云亦云,得過且過,而是“強迫”自己去追尋真相,“強迫”自己去打破不公。這個細節設計得既有趣味又有意義,足見創作團隊的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