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鎮的紅土,斯特里普的紅色皮膚以及夏末的夕陽,濃郁燥熱的色調營造一種被無聊生活炙烤的焦慮與不安。這時國家地理攝影師出現了,就像一隻蝴蝶飛進她的窗口,而他又是如此的粗獷又不失紳士風度,儒雅風流彬彬有禮,他很紳士的在橋下采了一束花送給她,感謝她的幫助,愛情使人變成天才、靈光乍現,她開玩笑說:那花是有毒的,然後看着他驚慌失措的樣子,開心的大笑,瞬間回到了夢幻的少女時代。

這是影片《廊橋遺夢》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的場景,一切美好都是從橋頭上的一個玩笑開始的,之後女主弗朗西斯卡經歷了人生中美好的四日和持續了後半生的綿綿不絕的隱祕愛情。

夢菲同學不知道,這一切,是否能成爲弗朗西斯卡在餘下的歲月裏獨自生活的支撐。顯而易見的是,在事無鉅細的婚姻生活中,她早已隱約窺見愛的本質——在羅伯特離去的那個夜晚她對自己說:“我意識到愛是很難捉摸的,它的神祕是純粹和絕對的,羅伯特和我如果真能廝守,那種感覺反而會消失。”

這個結論剛好與夢菲同學當下的想法不謀而合。渡邊淳一在《失樂園》裏也有同樣的描繪,即便已經是越軌的愛情,卻依然需要殉情來保持純粹充分的熱度——他寫到:“從相識到互相愛慕,再發展到難以剋制而結合,這一過程是那麼一帆風順,戀人們自己往往無所察覺,烈火般燃燒的戀情使他們忘卻了這世間的種種不如意。然而,就在情愛逐步升級達到頂峯的一瞬間,他們突然發現前方出現了一條峽谷,便往往駐足不前了。當兩人沉浸在快樂之中,以爲這就是愛的伊甸園時,才意識到前面荊棘叢生的荒野,於是變得緊張起來”、 “現在才發覺愛情這個很好聽的字眼,其實是極端自私的,隱藏着破壞、毀滅這些劇毒的東西”。

曾經的弗朗西斯卡也和現在一樣,因爲自己編織的少女夢幻,跟隨現任丈夫遠嫁美國,沒想到,等待她的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農場、牛圈、大型拖拉機,一日三餐,子孫繞膝……孩子們的生活在展開,她的生命在枯萎。

從那時起,弗朗西斯卡開始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當一個女人做出結婚和生孩子的抉擇時,在某方面,她的生命開始了,但在另一方面,它停止了。她建立了現實的生活,而把她個人的需求放到一旁,好讓她的孩子能長大成人。當他們離去時,亦帶走她現實的一生。此時,她不能再過回自己的生活,也不記得,是什麼令她活着。因爲沒人問過她,她自己也沒有。

在夢菲同學看來,事實確實如此,世間大多事都會有那個“尖峯時刻”,再往下怎麼走都是下坡路,極端者不願意看到消磨與褪色,選擇永久留在盛放之時。可註定的無常變幻與消逝,無可避免地存在於我們泥沙俱下的真實生活中。雖然我們對世界懷抱熱望,卻也只能在失望中修行。

夢菲同學覺得對於婚姻中的人,對於另一種幸福可能的選擇,總是很難簡單的評判的,走,或是不走,都可能傷害自己和他人,這也是影片《廊橋遺夢》之所以經典,被人傳頌至今的重要原因。它從更加客觀全面的角度給予我們啓示——那就是,在滿懷憧憬的新人,走入婚姻殿堂時,切莫將婚姻的種種常規視作理所當然,或許值得保持一份悲觀感,但是樂觀的應對,對伴侶多些體察,多些溝通,就如弗朗西絲卡的孩子們在母親死後,瞭解了母親當年的痛苦的抉擇後,與已經產生縫隙的伴侶開始真誠的溝通,這不算晚,晚的是到了婚姻崩潰的前夕,我們還只是覺得婚姻就該長相撕守,還只是知道怪對方如何沒有道德,自怨自艾的人永遠很難得到幸福。同時,在婚姻上,當你看到有人做出了“不道德”的選擇時,請不要先開始鄙視,可能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況且,你也在變化,或許某天,當某人闖入你的生活,向你提供了幸福的另一種可能,你該如何面對?這永遠是個甘苦自知的問題。

關於影片《廊橋遺夢》,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和夢菲同學留言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