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主客观条件,犯着革命的急性病,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只想大干,充满着幻想,这是盲动主义。——《毛选》第一卷

记事来的生日月里,没有认真抚摸过九月的暖阳,没有专注地看过九月的天空,没有豪放的拥抱过九月的微凉。好在这个九月一件不落。

9月的天空

本文是我的第三封生日来信,将毛主席在1929年12月写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的盲动主义作为开篇,是在提醒自己:小事中的琐碎繁杂和不痛不痒乃成长中必经之路。

一年多前,在我们信心满满的开展装饰设计业务时,就犯了典型的盲动主义思想,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新业务不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点,以至于我们在没有做小事的前提下,就进行了“幻想主义”般的规模布局。

做小事是检验可行性的必要途径

当我与同事在傍晚想趁机赶在上班族回家时混入小区被无情拦下来时;当我们自己给小区物业打电话骗过门卫,进入小区发小广告被逮住罚款时;当我在红星和居然与陌生顾客搭讪被屡次无视时;当我看到别人家展厅比我们公司都大、价格比我们更便宜、质量还比我们高的时候,便知道,继续如此,只是徒劳。

很是遗憾,起初的我们更多在想着远事,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小事,找来一些人协助我们做小事,但却因为不了解远事,所以从最初就没有差异化,而在经历过上述最细微的小事后,才能发现当时的系统漏洞百出。

去年家里的餐馆开业了,国庆间第一次回去帮忙,之前因为餐馆的品类范围以及特色定位和爸爸有过几次的争执,但是在国庆回家帮忙的一个星期里,从分析来店的客人、去市场采购、给顾客点餐、上菜收拾桌子以及倾听每位顾客在吃饭时的点评,我便明白了我与我爸的争执并不是对商业的认知,而是必要的小事我没有做,却直接给出了对方难以落地和执行的建议。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今年的深圳之行,这是一个以高端体育私教为始,致力于成为高净值的体育社区项目,在深圳的那段时间,项目面临着严重的师资不足现象,站在战略布局及高效管理的角度上,我提出了职能分拆、课程分拆,团队伙伴都为认可,但项目进展就是停滞不前。

期间团队有过多次的交流碰撞,可是交流后能直接拿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几乎零产,离深前不久,我亲身参与了项目创始人上门授课的全过程,观察到花高价上课的孩子,多数都还不是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热爱,而只是单纯地对老师的喜欢。

上完课,离开华侨城的路上,我察觉到授课分拆虽然重要,但却不是现在,当务之急是提高入门级私教的时间效率以及互动的亲和力,深圳行的尾声,再次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做小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前不久,同朋友去雍和宫上香,一个心愿第一时间浮于大脑:希望今后的大自然少一些苦难,也许无用,但我心很诚,新冠肺炎无疑是这一年影响最大、感受最深、程度最重的事件,我大概永远都忘不掉那段无社交的时光,黯然失色,愁云惨淡。

可是就在落笔的这一刻,世界他国依旧深陷于新冠导致的水深火热中,此刻,我很庆幸生活在伟大的中国,同时,真心希望世界他国早日走出病毒阴霾。

我时常在想:面对疫情祖国做对了什么?

其实不就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地将戴口罩这件小事,奉行到了极致,所取得的成果吗?我国用最快的速度隔离了病毒,迅速建立了安全放心的社交环境,当然其背后离不开国家从一始终想着人民生命安全这件远事。不过,具有粉刺意味的是:疫情下米国所想的远事却是11月3日的总统大选。

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相互远眺、避而不谈,看直播、刷剧、打游戏成为了那段时间的绝对标配,像我家这样的四口之家,晚上还能凑起一桌麻将,也算是疫情期间的小确幸,有家人相伴永远都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柔情。

疫情期间的每家每户

因为防疫要求,很多原本做琐碎小事的时间,被变成了大量的余闲,我开始再次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去年的生日来信中,我也提到了这一点,对比来看两者截然不同,去年我希望未来能够为更多的表达者赋能,目前来看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嘚吧嘚的场。

上半年复工初期,北京的商场、餐馆还都堂门紧闭,吃饭只能点外卖,一切线下活动全部暂停,同事间对话也是戴着口罩相隔三米,人与人的情感被隔断了,压抑的情绪没有抒发的通道,一天晚上,眼前突然出现两个字:孤独,瞬间兴奋,用去年生日来信的主旨讲,我找到了事业定位的元基点,而这个点就是人性深处的刚需:不想孤独。

立足于不想孤独,结合这一年来所接触的体育社区项目、物业项目以及坚持两年半的零层级活动,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却在本质间存有共性,它们都囊括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美好生活的链接,所以经过几个月的思考,我再次在生日来信中梳理并写下今后的人生定位或事业定位。

一句很务虚的话:创造环境,链接更多人、链接更多美好生活。

由去年的为表达者赋能,到今年的链接人与生活,可能是眼界的成长,此成长再次呼应到我奉行的一个原则:一切经历皆有其价值,不过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想远事。

如果有幸,能养成在余闲的时间里去想一些长远且有价值的事,也许就是开挂人生的前提。疫情的到来,被迫将公司去年的计划全部搁置,留出来的大量时间,我们用了将近一个月去想公司未来规划这件远事,有很多人会说使命、愿景、价值观很虚,是大公司才应该考虑的,不过我从不这么认为。

一年前的书桌一角

小事始于远事,同时也会止于远事,花一个月去确定公司一些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事,其实是在反向塑造我们的决策能力,很多员工经常会苦恼自己的工作不被领导认可,手足无措,一些职场发展的老师会告诉你:“要时刻明白你的老板想什么”,不过我认为这句话太过功利,而且也没有说到本质。

告诉别人去努力成为另一个人肚子里的蛔虫,简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痴心妄想,就连日夜相伴的枕边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何况是老板,其实想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最靠谱的方法正是去深度理解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而这也是获得决策权行之有效的笨办法,很庆幸我的工作拥有着足够的自主能动性,而这也是目前符合我的一种状态,但归根结底这些自主决策权都来自于对公司战略规划的深刻理解,它让我在众多小事上选择不去盲从,不过必须要提的是想远事是一件极度耗费脑带宽的事情。

可是现实却是:眼下的糟心事都占满了大脑,再去想远事,就显得既不重要、又没必要、更没有带宽,基层人民脑子里都想着马上吃不起的猪肉,都想着秋收后,去哪打份零工?中产脑子里全是下月要还的房贷、信用卡及花呗,当然还有孩子的课程费,如果绩效完不成,就将面临入不敷出;只有有钱人的大脑,带宽中很少被这些琐事充斥,而他们才是最有条件想远事的人。

所以,对于普通人也有一个捷径,你可以不用自己彻头彻尾地去想一件远事,你只需要找到一些有钱人,看看他们想的远事,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去深度理解它,以及去践行它。

小事永远不白做,他始于远事,七月中旬从深返京后,就马不停蹄地恢复了零层级活动,来参加的伙伴在得知这个活动已经举办近80期的时候,有被震惊到,不少伙伴开始问我:你们既不盈利,那如何坚持这么久?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内心也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过有一点,确一直很明朗,我无比坚信举办零层级活动这件小事,始终是我心中所想的那件远事的铺垫与入口。

也是因为去想远事,才不会盲从的做小事,试错的成本开始降低,整体效率随之提升,才会越来越有自主能动性和决策权。

今年的来信,叙事少了些,但还是要在尾声处回忆下这一年的心路历程。

每每看到那些同龄者或者比自己小的人,做出不菲成绩时,我便会责怪自身的胆怯,在很多事情上我都没能全情投入,一些空闲的时间想要去折腾事情,但却都被“时机不成熟”这个毫无根据的借口给搪塞了过去,新的一年需要在此突破。

还有一个令我感触颇深的是关于规则制定的理解,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后,有的人在努力适应规则、有的人已经玩转规则,还有一些人正在努力新建规则,如果未来有幸持续做一些创造规则的事情,那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任何事物都将建立篱笆,就像生日来信这件事,第一年写很随性,第二年写仿佛有了基本的基调,今年再写却发现已经开始追求标准结构,想再去随性,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篱笆里,真是意味深长啊!

最后,一定要感谢父母以及这一年来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每个弱连接都是一个通道,每个强连接都教会我了一种行为。26岁开始了,生日这一天还是蛮特别的,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