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的皮影戲在我大約五六歲的時候,我們就有幸見過面了,因在其時不像現在充斥着那麼多娛樂資源,再加之我也正當幼時,所以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是絕對驚豔的。我驚訝它三五個人就是一臺戲,唱唸做打帶伴奏,樣樣不落;我驚訝它一盞燈、一塊布加幾個紙片(當然現在我知道的皮影是用牛皮、驢皮做的)就能演繹大千世界人生百態;我更驚訝它的唱腔優美曲調宛轉,尤其是那女聲清脆明亮卻富有磁性,我疑心那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聲音。

我想那幕布的背後一定藏着一位大美人而且是美到極致的那種,否則也不會有如此美妙天籟般的聲音。不料小夥伴們都有同樣的想法,我們費心折力地擠到臺後去看了臺後的演員,也只是普通的人兒,心裏些許有些小小的失望。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那天皮影演出的觀看,我們的專注認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件事。以致年近半百的我時至今日還記得那天晚上演出的戲叫劉全進瓜,還記得戲中的故事……

洋縣人與漢中其它地方人聲腔不一樣,接近關中,也好秦腔,所以我能聽清它的每個字音,也能明白它所表達的意思,皮影戲《劉全進瓜》應該是我受到最早的文學啓蒙。它的出處應該是《西遊記》中唐王遊地獄,大意是魏徵夢中斬了涇河龍王,怨魂地獄告狀,陰司拘請唐王李世民對證,唐王許下向閻羅王進貢的願,返回陽世也無計實現,後張貼皇榜。有難捨亡妻人劉全願意捨去性命到陰間代替唐王還願,所進貢物品其中就有南瓜。從此世間少了南瓜一說,洋縣後世人稱之爲北瓜。

及至年長,漸漸知道皮影戲的一些來歷。清乾隆(公元1736)初年,洋縣白石人劉氏從關中逃難皮影藝人綽號“攔盤”手中學得民間皮影演唱藝術,並依附其家庭班社開始演出活動,數年後,洋縣貫溪華、王、何、吳四家皮影班社相繼問世。

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陝西著名戲劇家李芳柱(李十三),任洋縣儒學訓導時將關中碗碗腔皮影劇目帶入洋縣,在貫溪華家皮影戲班演出改良並注入洋縣方言,隨後,華生新班社先後同石槽王文興班社和萬家嶺雍朝傑班社聯手到漢中,關中等地演出,取外地弦板燈碗腔以及地方民間音樂之長,完善自身曲調,其唱、白吐字歸韻以洋縣方言爲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洋縣皮影戲這一劇種。

清道光(公元1817)年間,洋縣華家與石槽王家、萬家嶺雍家以及黑峽張家和小江李家等皮影戲班相互傳遞唱本,經咸豐,同治時期的不斷發展,到光緒年間,洋縣民間皮影藝術的發展已是最盛時期。全縣有皮影戲班48個,分佈於洋縣30多個鄉村,每逢節日會戲,多家班社彙集一起,演出規模空前,他們相互競技賽藝,使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清末民初,本劇種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和創新,洋縣皮影戲班優化組合爲28家。農事稍閒,班主們就開始接“把式"出外唱戲。其活動範圍多在漢中、南鄭、西鄉、城固、佛坪、寧陝等地,偶爾也去關中一帶演出。

原本與皮影的接觸不多,但可能背井離鄉的人比旁人多了一些鄉愁鄉思,所以那些在外漂泊的夜晚,關於家鄉的一切便顯得彌足珍貴起來。好在有了網絡的幫助,獲取信息的渠道就很暢通了。於是我搜索洋縣,無意中看到有關洋縣皮影的視頻。短短地幾分鐘的視頻我愣是反反覆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夜深人靜,調小了音量又看了許久。那一晚我夢見了皮影、夢見了家鄉……喚醒了記憶中的溫馨。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時至今日我還記得那處戲的名字叫劉員外納小,詼諧生動的語言,帶着濃郁“紅苕腔”的道白以及出自洋縣本土的故事……

經過歷代民間皮影藝人的蒐集整理和加工,洋縣皮影戲可供演出的曲目有280多個,除去節假日,即使天天演出都不會重樣。今晚我又在三館一中心看到了皮影戲的演出,那久違了的但又非常熟悉的唱腔響起,不禁淚目,曾以爲已成絕唱的它還倔強地活着,還有一部分人在堅守,還有一些羣衆在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