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房價近二十年來就基本上沒有像樣的調整過,房價也是越漲越高,一些一二線城市漲幅至少也有七八倍甚至更多,從二十年前的每平三四千元,漲到現在的四五萬甚至更多,一些三四線城市小縣城收入三四千也動輒房價萬元以上,現在我們一直在強調“房住不炒”,堅持房地產去投機化、去槓桿化,但怎樣讓房價快速回歸理性,回到居住屬性呢?

爲何樓市可以近二十年長盛不衰,只漲不跌呢?就是房價有上漲的預期,房子具有投機投資的金融屬性,買房囤房能賺錢攫取高額利潤,假如讓房價迴歸其居住屬性,房價不再上漲了,就像小車一樣,你不會因爲小車漂亮好玩,你就多囤幾部車放在家裏,因爲你知道小車是消費品,放在那裏不會上漲,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還會跌價,其實房子也是一種消費品,也有使用年限,如果炒房囤房一族無利可圖了,也就不會再持有房產了,他們手中不計其數的房產也會拋出,就像打折商品一樣,五折賣不出就三折!如再賣不出,會以更低的價格持續拋售,到那時,房價一夜回到十年前也是完全可能的,房價如蔥也不是說着玩的,一些資源匱乏人口流出的城市已有幾百元一套的房子了,諸如玉門大慶等城市。

如果房子只是用來住,房價也不至於漲得這麼誇張了,因爲捆綁了太多資源,比如教育醫療工作等。房價越漲越高也有開發商炒房囤房客等在背後推波助瀾,廣爲炒作傳播什麼結婚要買房、孩子讀書要買房、父母養老要買房、投資保值要買房,等等這些購房理念,而且隨着這種觀念的不斷傳播,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房價就會持續上漲。只要把捆綁在房子身上的資源消除掉,房價馬上立竿見影下跌,因爲房子不是供不應求,而是嚴重過剩,據悉光商品房就可供三四十億人居住,不相信你晚上出去各小區轉轉,看看小區稀疏的燈光,你知道答案了!

如果房子真的是用來住的,只要徹底鎖死交易,不允許自由買賣就可以,就像動車票一樣,你多買了要麼退,要麼要花手續回收,或者你能在市場上賣,但交易增值部分要大部分上交,這樣的話,炒房囤房客就無利可圖了,沒有了低買高賣,那些買房的也就大部分都是要自住的了。

如果房子真的是用來住的,只要規定除了自住一套不徵稅外,其餘房子徵高空置稅,保證住房不炒立馬見效。另外雙管齊下,並且允許個人和單位可以自建房,加大供應量,只要想,沒有什麼不能控制的!

我們一直在強調房住不炒,當然還可另開渠道,完善租房市場、共有產權房等市場,同時規定三十平方房租爲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的10-20%,而且自己最多隻能自住2套,只要這長效機制逐步展開後,商品房的購買需求將大大被分流,誰也不會也不敢大肆持有多套房產了,做到房可盡用,不會再浪費土地資源,豈不皆大歡喜!

這些年房價的持續高漲苦了年輕人,因爲高房價很多不敢戀愛,不敢結婚,普通老百姓已不堪重負,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問題,應像管水電一樣管控房價,房價應該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按照國外正常情況,大城市房價應該是在收入的12-15倍左右,中小城市是收入的7-8倍左右,這樣的房價纔是大家心目中正常的房價。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