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曾經面對採訪時說過一句話:"既然不抗拒讚賞,也不用放在心上,遇到詆譭最好無動於衷,對各式評價一視同仁",在職場中也一樣,既然我們接受了一份工作,面對於工作中的不公平也只能欣然接受

老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說的就是在同樣的情況下可能太老實就會被別人安排很多的工作,而有的人則很少的工作,但跟我們是同樣的薪水,這時往往老實人可能會心態崩塌,消極怠工,嚴重的就直接走了

職場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老實人,難道人老實就有罪嗎?這個問題有外部的因素,比如領導挑軟柿子捏,但關鍵還得看內部因素,職場人的性格

職場有老實人,當然也有不老實的人,老實人,通常都是被動接受任務,逆來順受,因此常常喫虧

什麼是職場“老實人”?

職場“老實人”,一般是指:那些在公司裏經常得到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比如干得多,得的少,功勞還總被別人搶的人,那些不善於和領導溝通,性格內向懦弱,爲人實在不會裝樣,在同事間存在感比較低的人,還有能忍讓肯喫虧,能接受委屈,經常替別人做事還背黑鍋的人

但是,既然在職場,爭取好的生存狀態是第一位的,所謂的職場“老實人”,或許只是爆發前的平靜,或者是剛來公司的適應期,其實,他們也是一個個有獨立思想、渴望成長、渴望被認可的活生生的人

從職場大師的角度來看的話

不公平即公平,你認爲的不公平,也許是別人認爲的公平,你以爲別人認爲的公平爲公平,可能才找得到真正的公平

老實人即非老實人,當你會想公不公平這個問題的時候,就不是老實人了,別人看得出來滑頭的,如何去掉這個問題,是真老實人,也是真智慧人

保持平和即非保持平和,事情沒有固定,要保持心態平和也就是在壓制變動的事情,不如讓心態隨着變動,動態當中纔有真平和

在職場中那些老實可欺的人,其實也是一種沉默寡言的人,他們沒什麼本事,而有些人卻偏偏喜歡找這些軟柿子捏,老實人其實也是有脾氣的,並不是這些人沒有脾氣,只是你沒有把它逼到一定的程度,到了一定的程度,這樣的人也會爆發

有些公司雖然說是按勞分配,但是,其實領導還是佔大頭的,員工只是佔了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可就是員工那一小部分,其中也有分配不均勻的地方,也有許多不公平的地方存在,其實員工的資源工作量也是由強者來分配的,別看是一個工作流程,但是同樣一個工作流程,有輕鬆的工作,也有繁重的工作,那要看是有什麼樣的工人來分配

小A和科長關係不錯,科長就把一個工作流程給了小A,小A兩天就把整個工作流程完成了科長給新來的小B和小C分配了另外一個任務,說是爲了照顧他們,讓他們兩個同時完成,其實他們這個工作一個月都完成不了

這是照顧他們嗎?其實這是領導在分配任務的時候採取了一種小技巧而已,但是領導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也不能夠和領導頂嘴,要是和領導頂嘴,到時候安排自己的工作量會越大

職場本身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地方,如果自己不能夠強大,只會處處碰壁,處處受人欺負,別說是不公平了,就是自己想討要一個說法,也沒有人會理睬

毛主席說過一句話:“鬥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鬥爭的目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因此我們應該據理力爭,把事實講道理,把客觀情況如實反映出來,並適當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

職場中,面對不公平的工作量分配,所謂的“不公平”有兩方面原因:

領導真的不公平,分配過多工作給老實人

領導認爲老實人有能力,因此分配更多工作量給老實人

如果屬於“不公平”,老實人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

首先職場沒有永遠的“公平”,實際當中很難去評估,企業要生存,領導要拿工作結果說話,往下給下屬分解的就是領導的工作目標任務,領導首要解決的是工作問題,工作量多或少沒有直觀評估工具,領導只能以TA自己判斷的最優做出分配,老實人要站在領導的視角和部門的視角看問題,才能理解這種“不公平”的工作分配

舉個例子:以前的同事小鵝,從畢業就開始在公司工作,從部門複印到整理員工檔案資料,部門外勤跑腿,甚至部門的文具申領,洗刷經理的茶杯等,日復一日,她的工作凌亂而瑣碎,她卻哼着歌,積極應對每一樣工作,檔案分類,文具定期申領,外勤工作的固定安排,就這樣,兩年後,她升爲總監助理

其次,老實人因爲有能力,而獲得更多工作量的情況,心態如何調整?

工作的本質是基於“職業價值”,說白了,就是我們能給領導解決問題,能給企業創造價值

工作的熟練程度和視野,取決於自己的實踐,實踐越多,自己的歷練越多

特別在工作初期,中期,要多積累工作經驗是最爲重要

職場本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存環境,看到眼前是工作,看到長遠是責任,世界上就沒有絕對公平的事,在職場也是如此,很多人在職場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不公平,

因此,面對不公平的工作量分配,老實人要面對現實,心態平和,堅持做好自己職責內的工作,工作是自己的工作,責任是家庭的責任,職場中面對不公平的工作量分配,總結了以下4點建議:

一是面對工作有態度,根據工作性質的輕重緩急,如果是緊急任務,先儘自己最大努力完成,二是面對不公平有態度,等待工作完成後找相關負責人委婉表明情況,表示自己手頭工作量很大,負責人以後在分派任務時,能否綜合考量手頭任務,合理分配工作。在以後如果工作付出有回報可以慢慢改變負責人的管理方式,如果付出沒有回報,下次再碰到這樣的不公平待遇勇敢提出來

人在工作磨礪中慢慢長大都會有中年危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前謀劃未來,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在各種工作任務中多磨練自己的技能,反思自身的不足,老實人身上揹負的低調、謙虛、務實,只爲未來有朝一日能夠“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如果不公平的工作分配是常態,應該考量原因是相關負責人問題還是公司企業文化問題,如果僅是某個負責人的問題,代表這個公司還沒有到奄奄一息的程度,如果是公司文化有問題,應該趁早打算離職,在不公平中看準自己的出路,謀劃自己的退路

人們面對不公平常常憤懣不平,其實,這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終的結果就是仇者快、親者痛。我們工作一方面是養家餬口,另一方面是展現自己的抱負,在各種不公平待遇中,我們一定不能迷失本心,堅定最原始的工作理念

任何人在工作中遇到那些不公平的工作量分配,都是不會冷靜的,想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除非事後他能夠得到大量的回報,否則這就是他心中的不公平

凡是在職場工作的人,無非尋求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平時我們在單位裏面工作,也不就是看中了那份工資嗎,當我們都開着一樣的工資,卻幹着不一樣的活的時候,心裏會平衡嗎?說平衡的人那是別有用心或者自己是老闆,就算是再老實的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的,也許他可以壓在心裏,不說不表露出來,但是他心裏怎麼想任何人都不知道

職場本身就是一個講究公平合理的地方,但是也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因爲在職場分配永遠是不可能平衡的,資源的傾斜永遠會向着那些特殊人羣靠攏

無論是否面對不公平,也無論是不是老實人,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微妙,既要合作又要競爭,每個人在這個環境中都有面具的包裹,老實人也該學會保護自己

職場中,無論是誰,多做一定沒錯,於公司於己都有好處

小A就是一個在職場多年的老實人,雖然每次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量都比其他人擔當的多,但TA總是抱着這樣的心態:"只要自己能承受的了就幹,人總是在實踐中學習和提升,再者給自己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無論在哪裏工作,TA一直都是堅持着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由此無論在哪裏,總是很快就能得到上司和老闆的賞識和器重,最能儘快融入到一個新的組織當中,也總是在同事中提拔最快、工資和獎金也比別人高

人在一家企業中,工作幹多與幹少、幹好與幹壞,其實自己的老闆、上司和同事們都是看在眼裏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過不會輕易說出來而已,大家都不是傻瓜,那些工作擔當多的員工,到哪裏都會得到一致認同和大家歡迎的

無論在一個什麼樣的企業裏,不要做一個可有可無的人,不要計較於工作量的多與少,那些在工作上斤斤計較、拈輕怕重的人,不僅得不到老闆和同事的認同,更不利於自身成長,最終都是害了自己,企業需要那些有更大貢獻的老實人

保持“老實”的本心,是“老實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也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不斷地強大自己的內心,學會“圓滑”處事的技巧,就一定能擺脫“老實人”喫虧的宿命,而做好人生規劃,設立人生目標,努力提高生存技能,就會無畏無懼,“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