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9日,志愿军第46军137师向驻守马踏里西山61、62号高地的美军陆战1师发起进攻,全歼了两个高地上的守敌。战后137师开了一个庆功会,师政委越振远一个个的介绍现场的志愿军干部,不料这一介绍就引发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518团是这次担任进攻任务的主要部队之一,在介绍518团政委向守义时,赵振远突然说道:”炮兵44团这次支援我们作战出了大力,他们团长也姓向,好像也是四川人,你们会不会是老乡啊?“听到这话向守义心里猛得一紧,他隐约觉得这个人很可能是自己的亲哥哥向守全。

向守全是四川达县人,7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向以贵靠给地主放牛、抬轿子辛苦拉扯着两个儿子。三个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直到向守全14岁那年,县里来了红军,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父亲向以贵发现,这支军队不抢粮食不抢东西,说话和气还帮百姓干活,他心里啧啧称奇,几千年都没见过这样的军队。红军不光给他们干活,还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向以贵被打动了,他当即带着两个儿子参加了红军。

14岁的向守全被分到了作战部队,父亲向以贵到33团当炊事员,弟弟向守银年纪还小,被分到后方医院当看护员。向守全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很快就当上了排长。父子三人虽然同在红军队伍,但各有各的职责,直到长征中的飞渡泸定桥时,三人才机缘巧合的见到了一面,之后又各自回到的自己的岗位。

油画《飞夺泸定桥》

向守全没有想到,和父亲的这一别竟是永别。长征结束后,向守全得知:在过草地时,33团遭到敌人的袭击,父亲向以贵不幸牺牲。弟弟向守银生病发起了高烧,后来生死未卜。向守全到各后方医院打听,都说没有这个人,很可能在长征途中已经牺牲了。向守全心如刀绞,想起父亲和弟弟常常暗自落泪。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向守银并没有死,他咬着牙硬挺过来了。虽然身体不如哥哥向守全,但他头脑灵活,沉着机敏,上级很快给他安排了新的任务:打入日伪内部去从事地下工作。

这不是日军,这是在延安宣传抗日的红军

从这时起向守银改名为向守义,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没有和任何熟悉的人联系过,包括哥哥向守全。一晃几年过去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向守义恢复了身份又回到了部队。

哥哥向守全在部队里作战英勇,抗战中,他跟随部队参加了大小数百次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上级安排到延安炮兵学校学习,这为他日后成长为炮兵团长打下了基础。

志愿军炮兵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全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但美帝国主义不让我们过安生日子,抗美援朝战争又爆发了。向家兄弟俩都跟随部队来到了前线,几十万大军在前线厮杀,如果不是这次协同作战,攻占马踏里西山,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失散了近20年的兄弟还能再次重逢。

当赵振远把向守全叫过来时,两人都非常紧张。骨肉亲情让两人都觉得可能要发生些什么,但20年没见,两人的相貌都变化很大,谁都不敢贸然相认。最后还是哥哥向守全主动和”向政委“聊了起来,并小心翼翼地提起:我原来有个弟弟,叫向守银,长征的时候牺牲了……。

听到这里,向守义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把抱住向守全,叫道:哥,我就是守银啊!咱老汉儿叫向以贵对不?兄弟俩抱头痛哭,在场的人无不落泪。20年的离散,20年的枪林弹雨,兄弟俩竟还能在战场重逢,真是人间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