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時,我還是一個20多歲的愣頭青,剛出校門不久。由於出生在農村的關係,讀到路遙所描述的農村時,特別有代入感,雖然《平凡的世界》是對70年代到80年代農村青年的現實主義描寫,但對於童年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我來講,似乎在寫自己身邊的故事。

讀《平凡的世界》時,我經常被書中人物的真情所感動,讀着書中的故事,情不自禁就熱淚盈眶,在那個時代下,普通勞動者的命運被社會的巨輪推動着,伴隨着苦難、疾病、社會變革等等,令每個人都身不由己,但是都在奮力掙扎着,洋溢着溫暖與堅強。

貧窮與自卑 農村青年的底色

《平凡的世界》裏的孫少平令人深刻,1975年初,來自農村的孫少平到縣高中讀書,面對城市裏的豐富多彩,以及與城裏人之間的差異,他因貧窮而自卑,但性格倔強,內心善良的孫少平並沒有因爲這些而消沉,高中畢業之後,回鄉成了一名教師。

1975年能讀高中,相對於那個時代,算得上是文化人了,因爲那時候還沒有恢復高考,高中算是當時的最高學歷了,對於農村青年來講,更是不容易。

在我的印象中,那個年代,很多身邊的中年人,讀個小學和初中的佔大多數,他們回鄉務農是最普遍的選擇。

我讀《平凡的世界》時,已經是2000年之後了,可就算到了21世紀,那時候我所在的南方農村讀高中和大學的青年人,也是非常少。因此讀到書中這個部分,感觸特別深。在很長一段時間,貧窮與自卑幾乎是農村青年的底色。

到了2020年,我國農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生活水平還是農村環境,以及受高等教育人羣的比例,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平凡的世界》中貧窮與落後的農村已逐步成爲了中國的歷史。如果你想了解70-90年代的中國農村,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窗口。

勤勞與致富 致富帶頭人的影子

除了孫少平,他的大哥孫少安是一個悲劇式的角色,因家庭經濟條件的關係,看着青梅竹馬的田潤葉(村支書田福堂的女兒)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自己作爲大哥早早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13歲輟學幫助父親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家。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感情純潔又美麗,但在現實面前又是脆弱和無助的,像極了童話中的愛情。

然而,孫少平雖然沒有和心愛的田潤葉在一起,卻娶了一個深愛他,也更適合他的賀秀蓮,勤勞善良的賀秀蓮與孫少平同甘共苦,生兒育女,共同燒窯創業,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沒想到的是,一場疾病早早地將秀蓮與孫少平分開了。

書中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時機成熟,農村青年自力更生,通過勤勞也能致富的,但是,在很多的時間,疾病對於普通人,更加可怕。

在孫少安身上,我看到了很多農村致富能手的影子,他們勤奮、努力、拼搏、有擔當。無論是對家庭,還是村民,責任心都特別強,一人之力挑起家庭和一方鄉土的發展責任。這種對家鄉和農村單純的熱愛,就像當今不少回鄉的新農人創業者,他們是照耀未來農村發展的燈火。

犧牲與奉獻 大愛無私的中國女性

《平凡的世界》除了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還有兩位女性的故事特別令人感動,她們分別是田曉霞、賀秀蓮。可以說,書中將這幾位女性描寫得近乎完美了。

賀秀蓮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和學識的農村女性,但她有着中國黃土高原女性特有的體魄與柔情,她勤奮、機智、任勞任怨;從山西跟着孫少安回到那個貧窮的山村,與孫少安相親相愛,成了孫少安身心疲憊時愛的港灣,她爲孫少安這個破碎的家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

田曉霞,孫少平的同學、女朋友,她是一個積極勇敢、活潑熱情、淳樸美好的女子。雖然出生在幹部家庭,卻沒有幹部家庭子女刻板的作風。與孫少平從相知到相愛,她被少平的苦難生活與經歷深深地觸動,努力維護孫少平的自尊心,給了孫少平溫暖與希望; 後來成了省報記者,求知與探索,令她的眼界更寬,敢於批判社會現狀,抗洪一線捨身救人,更是譜寫了生命的無私與奉獻。

賀秀蓮爲了自己的小家竭盡全力,田曉霞爲了自己的信仰付出了生命,每次讀到這部分時,我都忍不住流淚,她們一個來自農村,一個來自城市,在我們身邊,可以見到非常多的“賀秀蓮”和“田曉霞”,她們是千千萬萬優秀中國女性的真實寫照。

在我看來,這些品質是值得讚賞和敬佩的,這也是中國女性應該有的樣子!

《平凡的世界》故事敘述宏大,從農村到城市、從愛情到事業、從農民到幹部都有涉及,路遙以近代中國社會大變革爲背景,用現實主義講述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生,獲得過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推薦沒有讀過的朋友不要錯過這樣的佳作。

海明讀書,分享我的讀書體會,喜歡請關注,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