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都有聽過,面對危險,青蛙在麻木中喪失了生命。其實,人類也具有同樣的性格缺陷,容易在習慣的環境中麻痹自己,不是過於自卑就是過於自信,很難做到客觀理性地認識自己和世界。

相對於過於自信,自卑和缺少自信更不利於自身的成長。多數情況下,不夠自信甚至自卑主要有兩種原因:

1、原生家庭教育的影響,比如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批評、言語上對自己有很多的否定,造成你沒有辦法接納自己,認爲自己就是這麼“差”,對自己的能力、外表、甚至家庭的自我評價都比較低。

2、現實認知偏差,在學習和工作上過於完美主義。當自己遭遇到了很多挫折後,很容易讓自己體驗很多失敗(不夠完美)的痛苦,在受挫中以及無望感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頻繁品嚐失敗感很容易讓自己習得性無助甚至變得自卑、抑鬱。

新東方教育的俞敏洪曾說,“我整整自卑了10年,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我基本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因爲一個狂妄的人,也許還能抓到他生活中本來不是他的機會。但是自卑的人,永遠會失去本來就屬於他的機會。

自信的人最少是勇敢和積極的,而自卑的人卻在不斷的自我設限,故步自封。自我設限是阻礙你成長的最大因素。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狀態呢?掌握這三點至關重要!

正確認識自己,坦率面對自身的問題和弱點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世界在不斷變化,適者生存,不斷適應世界的變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自我設限是一種性格缺陷,自卑的表現,要改變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確認識自己,需要正視這種性格缺陷,這並不是一種“病”,更不是你的錯誤!只是你的認知與世界對你的反饋出現了偏差,很多人都存在這個問題。

用一個小方法,可以幫助你坦率的面對你的優點和缺點,拿出一張A4紙將自身的優點寫在左邊,缺點寫在右邊,寫完後告訴你自己,這是完整的你,只是當下的你,但不是永遠的你。你要做的就是,先面對它們,再讓左邊的優點多多的,右邊的缺點少少的。要記住,優點的對立面就是缺點, 問題的對立面即是答案,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不斷成長的個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如果你都不能接受自己,世界怎麼會愛你呢?先行動起來,接受自己,愛不完美的自己!

理性設定目標,適時獎勵自己微小的進步

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理性的設定生活和工作的目標就至關重要了,它是讓你不斷走向成功的關鍵!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我認爲,失敗後的覆盤與反思纔是成功的基礎。現實中,單純的失敗是令人沮喪的。而要避免失敗,除了制定正確的策略和高效的執行力之外,合理的目標更爲重要。

現實中,偉大的成功源於持續不斷的小成功積累而來,積硅步才能至千里。在完成一個一個的小成就時,你可以適時的獎勵自己,形成正向的的反饋,讓自己越來越擁有自信。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永無止境

當一個人能正確認識自己,理性對待世界的時候,保持這種開放的心態,不斷的學習,可以讓自己處於高效的認知能力和工作狀態。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系統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隨着變化會產生熵增,最終走向死亡,只有通過熵減來保持系統的活性,而熵減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優化的過程。在華爲的《熵減,華爲活力之源》一書中,熵減在企業管理上的應用很到位。 這種規律的變化不僅適用企業,也適用於我們個人的發展。

最後,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從今天開始,不再自我設限,走出自卑的桎梏,走向充實自信的人生。

海明讀書,分享我的讀書體會,喜歡請關注,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