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隨着殲-10、殲-11以及殲-20等新型戰機的服役,殲-6等老舊的型號迎來了自己的退役潮。直到2006年8月,殲-6殲擊機已經全部退出中國空軍戰鬥部隊行列。2010年6月,負責飛行員訓練的一批殲-6戰機也退出了空軍訓練部隊編制序列。至此,屬於殲6戰機隊時代正式落幕了。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殲6是我國第一代自主研發的超音速戰機。這款戰機是由沈飛公司在蘇聯米格19的基礎上進行研製的,它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投入生產,1964年開始交付到空軍部隊中,1984年停產,期間一共生產了5000多架。這款超音速戰機是沈飛公司的明星產品,曾是我國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的噴氣式戰機。即使不考慮這款戰機的作戰性能,就憑它能夠連續服役46年,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機型號了

據瞭解,這款戰機採用了頭部進氣,後掠翼的佈局,具有尺寸少、重量輕、機動性好等多方面的優勢。在武器方面,它主要配備了3門30mm的機炮,這種機炮雖然射擊速度比西方國家的同類產品要低,但是使用起來比較簡單方便。更重要的是,這種30mm機炮的威力十分強大,在多次實際作戰中都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到了後期,殲-6戰機還加裝了PL-2型空空導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作戰能力。

這款戰機曾經創下過許多輝煌的戰績。在世界空戰史上,在超音速條件下成功擊落敵機的紀錄就是由殲6首次實現的。據悉,在1965年3月,當時國民黨空軍派出2架RF-101執行偵察任務,我方派出殲-6進行迎戰。只見,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它連續做了十幾個高難度的動作,600m距離打到480m,最終獲得了勝利。不過,隨着服役的時間越來越長,殲6戰機的很多缺點也開始逐漸顯露出來,比如高空攔截能力弱,速度慢等,因此我國才考慮讓殲6戰機退役。

當這款戰機退役之後,有關它接下來的去處引起了多方的猜測,有一些人表示殲-6可以完全被拿來改裝成自殺式攻擊的無人機。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這種所謂"自殺式"的理念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改裝的成本等。由於殲-6戰機的服役時間比較長,機體各個部位已經開始老化了,因此要想重新使用這款戰機,那麼就要進行各種設備的改進和維修,其中最複雜的就是發動機更換的問題,改造成本更高。更重要的是,即使改造成功,這種不具備隱身性能的戰機還是很難和其他飛機進行協同作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