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以来,新疆地区降雨较少,林下可燃物极为干燥,加之国庆小长假即将到来,疆内各个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给森林草原消防安全带来较大压力。为全力做好秋季防火紧要期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紧盯当前防火态势,合理调配一线骨干力量,积极创新科普宣教方法,在15个景区驻防点分别组建了10人规模的背包科普小分队,充分发挥机动能力强、流动范围广、手段方法活的特点优势,深入驻防点周边林区景点开展形式多样、灵活高效的森林防火科普宣教活动,为国庆小长假森林防灭火工作营造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防火宣传的轻骑兵

森林火灾重在预防。在以往的科普宣教活动中,往往采取“集团作战”“全线发力”等宣教手段,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能够达到森林草原消防科普宣教的目的,但是由于方式不灵活、时间不连续、动用装备多、组织不便利等因素制约,导致消耗过多人力物力,而科普受众人群却极为有限。在疆内景区国庆旅游高峰到来之际,新疆森林消防总队以背包科普小分队的形式,从有限的防火力量中抽选出能讲会做、能讲善教的基层防火骨干,组成一支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的科普轻骑兵,精心制作带有森林消防队伍标识的“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背包”,内装防火宣传手册、林火常识挂历、防火法律扑克等多种科普宣教用品,在景区人员密集区域采取流动宣讲和定点宣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充分发挥了背包科普小分队组织形式便利、宣传手段多样、机动方式灵活、科普受众广泛的优势特点,有效破解了以往科普宣讲中的瓶颈问题,受到了驻地群众和往来游客的一致赞誉,营造了浓厚的科普宣教氛围。

景区安全的守护者

在以往的科普活动中,由于组织形式单一,容易造成人群扎堆“看热闹”、获取知识“不均衡”、台上台下“有距离”等科普效率不高的问题。新疆森林消防总队针对科普宣教中的实际情况,采取组建背包科普小分队的方式,以10人为一组,深入驻地群众和往来游客中,积极宣讲森林防火知识、讲解防火法律法规、科普野外注意事项,有效拓展了科普宣教的辐射面、强化了森林防火科普的普及力、增强了森林消防队伍的知名度。游客吴霞大妈对笔者说道,“以前也看到过很多防火宣传,但是像咱们这样深入老百姓中间拉家常、聊防火的还是第一次,我们对森林防火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活动期间,背包科普小分队走到哪里就将森林防火的种子播撒到哪里,真正做到了一支科普宣教的小分队就是一个护林防火的宣传队,在面对面的科普宣讲、心贴心的互动交流中为广大群众讲清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的极端重要性,树牢依法护林防火、杜绝野外陋习的消防安全意识,努力推动了森林草原消防安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便民服务的流动站

“你看他们的背包,这是森林消防的科普小分队,他们是来搞防火宣传的,不是来这里检查的,咱们上去看看他们在说什么……”两名来喀纳斯旅游的内地游客在背包科普小分队经过的地方窃窃私语。以往森林消防员在开展科普宣教活动中,由于身穿制式服装,部分不了解森林消防队伍的群众游客,容易将组织宣教活动与开展林政执勤、防火检查、灭火演练等其它任务相混淆,由此产生了戒备心理,影响了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针对受众心理,为全力拉近森林消防员与驻地群众的距离感,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在组织开展科普宣教活动中,为背包科普小分队的每名队员精心制作了印有“森林草原消防科普宣教”字样的专用背包。背包上显眼的大字,潜移默化的向过往群众介绍了指战员的工作任务,使大家纷纷放下戒备心理,同指战员交流畅谈森林草原防火灭火的热点问题,极大拉近了森林消防指战员与驻地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有效增强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宣传效应,全力打造了森林消防队伍的科普品牌,牢固树立起森林消防指战员的良好形象,成为天池景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积极破解科普宣教难题,创新组建背包科普小分队的做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具体举措,也是扎实做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际行动,更是对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宣教的大胆探索。通过组建背包科普小分队,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在基层森林草原防火一线构建起一支说教能力强、影响范围广、作风纪律严的森林消防科普宣教专业队,切实提高了驻地各族群众和往来游客的森林防火意识,为全力打好秋季森林防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