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說到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很多人都會想起傳統女性"三從四德"的形象,但是,當代女性的生活壓力,也漸漸成爲很多女人成爲人妻後的煩惱。

尤其到了中年以後,面對夫妻關係和孩子成長的變化,女人更多時候會顯得更加疲憊和無奈,壓力重重。

"孩子大了,我們離婚吧",35歲媽媽的自述,道出了女性的心酸。

"離婚吧,反正孩子也大了"

今年35歲的徐麗凌晨發了一條微信給遠在外地出差的丈夫,上面寫道:我們離婚吧,孩子已經長大,我想一個人過了。

對於徐麗提出的離婚要求,丈夫表示很不耐煩,當談及原因是,徐麗表示,結婚這麼多年,自己從來不是一個人妻的角色,而是家裏可有可無的保姆身份。她需要一個老公,一個能夠常年陪在自己身邊的老公,而不是被生活逼成瘋子的魔鬼。

她說:"你越來越忙,家裏所有事情都撒手不管,你以爲天天做家務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嗎?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壓在我身上,我沒有怨言,因爲她是我女兒,但是你作爲孩子的父親,有問候過一句她的學習嗎?你知道孩子班上的班主任姓什麼嗎?你知道孩子過的怎麼樣嗎?你不知道"

連續的問候,道出了一位人母的心酸,她是一個母親,也是一個妻子。

但是結婚以後,家裏的事,丈夫從來沒有過問,也沒有給過任何機會讓她履行妻子的角色,她累了,最後留下的只是無盡的指責和埋怨。

可是,丈夫並不理解徐麗的言外之意,反而指責徐麗沒有給到男人需要的東西,沒有盡到她作爲妻子的責任。只是一昧強調,自己爲家庭付出了多少金錢,如果沒了金錢,她和孩子都沒有辦法過上好的生活。

殊不知,那些看似重要的金錢,並沒能給家庭帶來多大快樂。必要的支出,也成爲了他付出的藉口和謊言。

最後,徐麗選擇了離婚,這位35歲媽媽的自述,道盡了女性的心酸。

妻子想要的不是錢,而是幸福的婚姻和家庭

很多男人都把賺錢養家當成他們對婚姻負責的形式,殊不知,他們對家庭付出的,永遠只是金錢,而不是行動。

獨守空瓶的妻子,就像一道破碎的城牆,守着家庭和孩子,過着如保姆一般的生活,渴望得到丈夫的關愛,卻永遠無法如願。

前不久看到朋友圈一對夫妻到法庭上鬧離婚,關於孩子的撫養權問題爭個不停。妻子說,孩子生下來以後丈夫就沒有照顧過,回家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但是丈夫卻仗着自己有錢,說孩子離開了自己,沒有人給錢撫養,拼盡全力和妻子爭奪撫養權。

殊不知,這場爭奪戰的背後,是多麼令人心酸的現實。

丈夫都以爲,只要給了錢,家庭就能有支撐,妻子和孩子就會幸福。可女人終究是水做的,她們也會有脆弱的時候,也會有爲孩子課業燒腦的時候,她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夠陪伴在身邊的丈夫,而不是不斷輸送回家的金錢。

男人不懂,只會埋怨"這有什麼累的",女人,最終還是會被人妻的角色困住,走向離婚的結局。

婚姻需要夫妻一起經營,而不是獨角戲

當生活不再有新的光芒照亮時,中年的她們,也會想要開始尋找自由。

有了孩子以後,全部精力和重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丈夫身上,但最後,丈夫卻成爲一個不貼家的人,沒有給到一個家庭該有的陪伴和溫暖。

家務活幹累了,只有指責和埋怨,孩子成績不好,只有爭吵和疲憊。那一切不愉快的背後,都是丈夫把中年人妻的角色當成理所當然的結果。

可事實是,沒人欠了誰,沒人有義務去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愛的本身,應該是相互付出和理解。

即使結婚,妻子也不見得有義務去付出一切,她們在結婚前,也是一個獨立個體,是有思想有未來追求的女人。

但是爲了家庭和孩子甘願付出,等到孩子撫養成人後,當丈夫不再成爲她們幸福的源泉,她們就會想要掙脫婚姻,走向幸福的人生。

沒有任何一個女人離開了男人就活不下去,相反,在婚姻中得不到的幸福,終將在自由中得到彌補。人累了,便想要離開。

寫在最後:

作爲男人,如果無法給予家庭關心和關愛,請用行動彌補婚姻,如果沒能給妻子一個完整的婚姻,請放手讓她離開,這纔是一個男人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是一個男人,應該付出的全部。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