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歷史上規模最大代價也最大的皇族內訌,西晉的八王之亂可謂影響深遠,它不僅摧毀了一個新興的封建大統一王朝,還給後人留下一個歷時三百餘年的大亂世。然而卻沒有人去留意,其實八王之亂的叫法並不恰當,因爲最早捲入權力爭端的兩位藩王還沒掀起多大浪來,就在一代妖后賈南風的算計下領了盒飯。

公元290年,疑似有智力障礙的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外公楊駿總覽朝政。其實按照晉武帝的遺囑,輔佐新君的該有兩位託孤大臣,除了岳父楊駿,還有他的四叔汝南王。然而,國丈楊駿爲了獨掌大權,他把遺詔藏了起來,並將準備入京輔政的汝南王司馬亮摁回了老窩。

看到楊駿愉快地喫着獨食兒,皇后賈南風不樂意了,你是太后的爹,又不是本後的爹,篡權也輪不到你啊?爲了拿回自己不對!是拿回丈夫應有的權力,賈南風準備搞掉楊駿,鑑於兩手空空的殘酷現實,她決定借兩把刀來。

爲了壯大宗族拱衛皇室,晉武帝將司馬家的叔伯子侄分封到全國各地,這些同姓諸侯不但擁有自己的領地、私兵,還充任執掌地方軍政的封疆大吏。雖說這種做法會產生諸多嚴重的隱患,但也有個極大的“好處”:司馬氏的江山,只能壞在自家人手裏。

賈南風通過小吏李肇、孟觀等人,祕密聯絡痛失輔臣之位的汝南王司馬亮,以及惠帝的異母弟司馬瑋,讓他們入京勤王。不知爲何,與楊駿有仇的司馬亮竟拒絕了與賈后的聯合,只有楚王司馬瑋答應起兵討伐楊駿。

公元291年,在皇后賈南風的操縱下晉惠帝下詔公佈楊駿謀反的罪狀,由東安公司馬繇率四百侍衛討伐楊駿,楚王司馬瑋在司馬門駐軍聲援,最終殺楊駿、楊珧、楊濟兄弟,並誅滅三族。

楊氏覆滅後,賈南風並沒有將大權交給勤王有功的楚王司馬瑋,反而徵召此前拒絕合作的汝南王司馬亮爲太宰,與太保衛瓘一同輔政,從而引發了二王的矛盾。

司馬亮上位後,對楚王司馬瑋這個有功之臣很是忌憚,因此建議朝廷命其離京返回封國,楚王司馬瑋因此懷恨在心。正當二王的矛盾愈演愈烈,同樣受到排擠的長史公孫宏和舍人岐盛冒了出來,說服司馬瑋向賈南風告狀,稱汝南王司馬亮有不臣之心。賈南風同意由楚王司馬瑋除掉當國的司馬亮、衛瓘,卻沒有急於讓晉惠帝下旨。

楚王司馬瑋爲了剷除異己,竟僞造詔書發動兵變,殺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等人。政變發生後,賈南風以楚王矯旨欺君爲名,讓晉惠帝下旨處死司馬瑋,最終成爲最大的贏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