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进主导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集中培育绿色农畜产品、绿色煤电铝2个千亿级和镍循环、现代能源示范、蒙中医药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集中集约集聚,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贡献率。深入研究重点产业发展趋势、盈利能力、成长空间,鼓励引导各类主体加强对细分市场的深度开发,开辟差异化路径突围同质化竞争困局,努力打造更多良品、尚品、精品、极品。目前,科尔沁牛、通辽黄玉米等绿色农畜产品品牌价值突破500亿元,铝及铝后加工产能分别达到232万吨、238万吨,蒙成药产量占到全国份额的一半、独家产品21种,能源利用更加清洁高效,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达到43%,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快速成长,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3.4:50.2:36.4。农牧业结构稳中调优,压减籽粒玉米311万亩,粮改饲267万亩,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51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39.2亿斤;突出发展肉牛产业,新增优质肉牛24万头、总量达到326万头, “科尔沁牛”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03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依靠科技创新,铝新材料、玉米生物技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向全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成立内蒙古蒙东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铝新材料产业新增产品100种、优势产能近百万吨;玉米生物技术产业新增精深加工产品50个,玉米综合转化能力达到505万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0家,农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到61%。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迈进,伯恩露笑蓝宝石晶体产量接近翻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的40%。蒙医药产业规模化、市场化进程加快,蒙中药材基地达到7万亩,蒙成药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科尔沁区聚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经济发展呈现结构趋优、消耗降低、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以霍煤铝业为突破口,下大力气调整退出了主城区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城东老工业区搬迁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梅花生物持续推动技改升级,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绿色工厂。海邻生物实现玉米生物产业尾端资源再利用,充分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精工蓝宝石着力强化节能技改,产能效率提高50%,车间氦气实现100%循环利用。工业园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及人工湿地生态一体化项目高标准运行,稳定向工业园区企业供应中水,有效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科尔沁区尊重创新活动规律,放手让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家,国家授权专利拥有量增至202件。威宇生物预榨、精炼等成熟技术、设备远销巴西,实现国内蓖麻行业首例工艺出口。通辽矽砂成功研发铸钢用高硅砂产品,填补北方砂在铸钢领域应用空白,尾矿提纯技术被国土资源部列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推广目录”。晶鑫科技自主研发改良拜耳法生产高纯氧化铝,生产全程实现绿色无污染。天融风力莫力庙风场项目投产达效,实现国内首例原有风场升级改造。海天制药持续推进自主研发及成果转化,高品质蒙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资金1420万元。

科尔沁区现代服务业迈向高端,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0.5亿元,增长6.1%,对GDP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通辽物流园物流配载信息网和北斗信息定位平台高效运行,传统物流产业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申通快递分拨中心建成自治区首家自动化分拣系统,“双11”期间处理快件达31万票。蒙王医药物流园区行业领军地位持续巩固,蒙东煤炭物流园区储运、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丰盛农产品物流园区成为南菜北运的桥梁和纽带,专业物流产业快速崛起。中国(通辽)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平稳运行,电子商务产业园先后培育那顺额尔敦、私人定制工厂等知名品牌,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5亿元。

霍林郭勒市不断改革创新,从生产工艺到产业链支撑,将创新驱动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霍林郭勒先后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2018年霍林郭勒工业园区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霍林郭勒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200余项,150余项具备转化条件,技术创新全面开花。该市抢占原铝及铝后精深加工行业发展新高地。组建了蒙东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和铝及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先后成立“铝合金材料加工及工程应用”“固废资源化利用”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围绕低温低电压铝电解、高端铝箔加工、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铝材产品开展课题研究,力求通过科技创新,抢占原铝及铝后精深加工行业发展新高地。全市现有自主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150余项具备转化条件。

霍林郭勒市创建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试验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超低排放工程引领行业发展,点亮绿色生活。"铝电解烟气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脱氟除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鸿骏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是全国首例超低排放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电解铝行业在烟气污染物综合治理上达到全新高度。公司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启动实施铝电解烟气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工程,推进电解槽上集气改造和残极冷却箱改造,全面提升铝电解烟气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技术水平,落实减排承诺。

霍林郭勒市落实“推开窗是森林、走出门是花园、出了城是草原”的全域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投资4.7亿元建成了7套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工程,2018年7月至今,共投资5.29亿元,修复治理矿山20425亩,投资超过过去40年的总和,治理面积超过过去40年的一半以上。霍林郭勒市紧盯“五个全产业链”抓项目、保投资、跑招商,特别是着眼补链延链强链发展高精尖、少冒烟、高附加值的项目,推动主要工业品从价值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力争2020年产值突破千亿元,以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龙头,全力打造“千亿霍林郭勒”,推动经济从“速度追赶”向“质量更高”蝶变。

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是我市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缩影。一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封禁保护”治草、“引节并用”治水、“建管结合”治沙,深入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天然草原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等工程,目前,我市农业节水走在全国前列,科尔沁沙地治理、天然草原修复等生态工程深入实施,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

2020年,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我市聚焦破解“四多四少”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决心淘汰一批低端产业、僵尸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伙伴,帮助传统产业穿新鞋、走新路,焕发新活力。立足现有基础,找准切入点,优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着力提高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品质。(记者 杨朝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