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2011到2020,十年,爲一個世代。

這個世代,在NBA的總決賽舞臺上發生過太多神奇。但更神奇的是,它們幾乎都與一個名字有關——勒布朗-詹姆斯。換句話說,你幾乎可以將老詹當作一部行走的NBA總決賽維基百科來看。在這裏,無論是十年一劍的堅持,或是恩怨情仇的激盪,都必將找到滿意的答案。因此,在這個世代的最後一個總決賽裏,我們決定打開老詹這部維基,和他一起感受那種可以擊穿時間的力量。

在今年分區決賽期間,當德懷恩-韋德接受ESPN名嘴史蒂芬-A-史密斯採訪,被問到如何看待勒布朗-詹姆斯與帕特-萊利在總決賽舞臺上的可能“重逢”時,給出了這樣的評論:

“他們倆當然都想擊敗對方,爲什麼不呢?”

萊利是NBA傳奇教練,不過在與詹姆斯產生交集時,他早已放下教鞭,將那顆精明頭腦用在了熱火隊的管理工作上來——2010年夏天,正是他的運籌帷幄,讓“03三巨頭”在南海灘的聚首成爲了可能。

所以某種程度上,萊利算是詹姆斯的一位貴人,正是因爲他的謀劃,成就了連續四年打進總決賽,兩奪總冠軍的熱火王朝,改變了詹姆斯的職業生涯軌跡。

詹姆斯本人也從不否認這一點,高中畢業直接進入NBA的他,甚至將在熱火的四年形容爲自己接受的另一種“大學教育”:“當時我還是一個孩子,仍然在努力弄清楚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在不斷成長的同時,努力讓自己每一年都能爲冠軍而戰。”

四年之後,詹姆斯已有兩枚戒指在手,當年因爲離開騎士而遭受的責罵和質疑,也已隨着他在熱火時期所取得巨大成功煙消雲散,他成爲了舉世公認的聯盟第一人。但就在接下來的那個夏天,詹姆斯和萊利的關係走到了盡頭,而且是以一種很不愉快的方式。

2014年總決賽,馬刺完全統治了熱火,只用了五場比賽就粉碎了對方三連冠的美夢。這樣的結果,讓接下來的“勒布朗之夏”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賽季告別新聞發佈會上,萊利一個大膽的聲明引起一片譁然:“這的確很難,但如果你有種,就該留在一起繼續奮戰,而不是找一扇門逃之夭夭。”

萊利的話明顯是針對詹姆斯的,因爲韋德和波什當時都已表態願意留在熱火。有人猜測萊利是在使用激將法,果真如此的話,顯然他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詹姆斯最終還是選擇重回騎士。

幾年之後,萊利在接受ESPN採訪時透露,當得到詹姆斯不會續約的通知後,自己差點像騎士老闆當初所做的那樣,公開發泄心中的不滿:

“我沒多說什麼,當時我的想法是隨他去吧,一切都結束了。當勒布朗離開時,我其實非常生氣,我已經把這看成私人恩怨,真的。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把我從懸崖邊勸了下來,不讓我出去說一些像丹-吉爾伯特那樣的話(騎士老闆曾在2010年詹姆斯離開後發表過一封飽含憤怒情緒的公開信)。我很高興自己沒那麼做。”

儘管萊利沒有公開撕破面皮,但詹姆斯顯然還是感受到了他的態度。2016年,他帶領騎士在1-3落後的情況下逆轉了常規賽73勝的勇士,終於爲家鄉球隊贏得了一座總冠軍,在這背後,想要向萊利證明自己的決心,也成爲他的一大動力。

在邁阿密的四年時間讓詹姆斯收穫了兩屆總冠軍,但也讓他在離開時被批評不懂感恩。在那之後,人們對詹姆斯離開熱火的態度一直困擾着他。

“當我決定離開邁阿密時——我不會具體點出某個人的名字——但一些我信任的人,在那四年和我建立起良好關係的人,告訴我說,我犯下了職業生涯最大的錯誤。”詹姆斯在後來接受ESPN採訪時表示,“那讓我很受傷,我知道因爲我的離開,當時他們是帶着情緒的,但那的確成爲了我日後的一大動力。”

萊利對詹姆斯選擇離開的不滿,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冷卻下來。他告訴《籃球之魂》的作者伊恩-湯姆森,直到2016年騎士和勇士之間史詩般的七場大戰期間,他才第一次主動聯繫對方,萊利當時給詹姆斯發了一條簡單的信息:“贏下它,你就解脫了。”

那時候的萊利,已經徹底釋懷:“儘管他的離開總會留下一些傷害,無論是在克利夫蘭還是在邁阿密,但他做的是正確的事情。我終於理解了他對家人說的那句,‘如果你不回去爭取贏下一座冠軍,你將永遠不會被家鄉所接受。你可以成爲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但在那裏,沒人會真的認可你。’”

現在,在詹姆斯離開的六年後,熱火隊已經走出了重建的泥潭,再次登上總決賽的舞臺。而詹姆斯,在成功爲家鄉帶回一座冠軍獎盃後,也再次做出“正確決定”,帶領着第三支球隊——萊利的老東家湖人,向個人第四座總冠軍發起衝擊。

已經75歲高齡的萊利,當然再也無法披掛上陣,但今年的總決賽,某種程度上仍可以看做他和詹姆斯之間的對決。

“他們都想擊敗對方,爲什麼不呢?”

(文/山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