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飛機發明至今,世界各地開始將其運用於民用和國防領域,軍用飛機產品研發領域包含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法國達索,民用領域則包含美國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此外,坐落於歐美地區的英國航空巨頭羅爾斯·羅伊斯也在航發領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領域裏面的整體實力不遜於波音和空客。

近期,羅羅發佈了生產航空風扇的加工工藝。根據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知道飛機氣動式性能的提升空間早已十分有限,現在都把專注力轉移到怎樣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的推動和點燃效率上去。

根據開發設計Advance和UltraFan新項目,羅羅公司有希望在未來兩年在民用發動機層面獲得重大技術提升。依據Advance新項目,羅羅公司計劃修建新一代的渦扇發動機系列產品,其高壓關鍵機的增加比超出60。預估在2021年交付使用的 Advance模塊的涵道比將超出11,燃料消耗量將比現階段的700減少至少20%。羅羅將在Advance模塊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高壓渦輪增壓設計方案,根據傳動齒輪系統驅動離心風機。UltraFan發動機,預估2030年後資金投入運作,選用傳動齒輪變槳距散熱風扇,其總增加比達到70,涵道比有望做到15,燃料消耗量將比原先的700減少最少25%。

與之對比的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鏈發展的比較晚,缺乏經驗,很多國家對我國技術封禁,我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藉助進口。爲處理航空發動機的難題,中國在航空發動機層面下了非常大功夫,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正頂風冒雨,奮勇前進,想要儘早突破這一侷限,讓薄弱點變爲過去。歷經大家的努力,中國在航空發動機層面取得了不少進步,現如今,我國已研發出了幾類發動機,包含小推力、中推力和大推力發動機。比如渦扇-10發動機,渦扇-13發動機,渦扇-18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中已有國內戰鬥機剛開始拆換,我國慢慢開始降低對俄製發動機的依靠。

總體來說,我國在航空發動機層面已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相信根據中國科技人員的努力,未來我國在航發上也一定可以完成“彎道超越”,使所有中國飛機改裝強勁的“中國心”,讓我們翹首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