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營養餐被學生倒掉:難喫還是衆口難調?

碧翰烽/文

學校食堂是難辦的。

至少在我們讀書的記憶裏,對於學校食堂的感情是複雜而尷尬的,主要體現在兩個“字”:一個是“擠”。就是喫飯要排隊,要擁擠。每次喫飯前的那節課鈴聲一響,就可見到排山倒海的學生跑步隊伍,大家都希望能夠最先進入食堂,可以少排一些隊。

再一個是“差”。食堂飯菜的質量、口味真是不敢恭維,無論是今天物質豐富的時代,還是十多年前不太豐富的時代,都可見到食堂浪費的驚人現象。

也因此,不少同學都想着到外面去改善生活,喫一些小鍋小竈弄出來的飯菜,口味就有些不一樣了。不過,現在有的學校以安全爲由,實行了封閉化管理,導致學生也無法外出改善生活了。

這樣的現象產生,無非是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學校出於利益動機,希望通過食堂來創收。二是食堂的壟斷性獨家性經營,導致缺乏競爭性的壓力與動力。三是大鍋大竈的烹調方式,又如何做得出適應各個孩子的個性化口味?

畢竟今天的孩子,需要滿足的已經不只是喫飽,而是喫好。這是時代發展的現實。

而就在安徽阜陽市潁東區,楊樓孜中心小學學生因味道差,小孩不愛喫,將營養餐傾倒在垃圾桶裏,有家長認爲倒掉實在浪費。校方回應稱,口味衆口難調,並稱學校將會改善營養餐口味,學校會加強宣傳教育。

學校另一位負責人李先生表示,營養餐是由阜陽一家名爲“快道廚房”快餐公司負責配餐,統一提供給潁東區內的學校,“可能在配送的時候時間長,導致味道有些差異。”李先生稱。

在當前制止餐飲浪費的大背景下,如此浪費糧食,值得認真關注。

首先,關於學生的節約糧食意識,急待加強。現在的孩子,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淡化。一方面是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越來越豐富,喫的東西、花樣也多了,除了一些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一般來說,“喫”應該已經不是大問題了。另一方面是現在的父母對於孩子比較看重,有的甚至於寵溺,特別是在成績第一的條件下,可以在物質方面極大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其次,學校食堂的經營理念早該好好改改了。這裏面主要改革兩大問題:一是引入市場的多樣化競爭,不能採取獨家經營思路,否則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包括給外面的公司進行配餐,也要多樣化競爭。這不僅是沒有充分競爭的問題,而且大鍋大竈也難以做出好飯菜,還得要走個性化小餐飲的路子。

比如學校不能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搭餐,不能將學生搭餐情況與老師績效相掛鉤;比如學校不能以封閉化管理爲由,不允許學生外出就餐;比如學校配餐不能給一家公司經營;比如不能讓食堂被某些個人利益所綁架,要麼是徹徹底底的學校經營,不賺一分錢;要麼就放開讓市場經營,誰的飯菜好就喫誰的,充分競爭。

二是教師、學生的飯菜要一視同仁,不能出現兩個標準。像有的學校就將老師和學生的進行了分開,這個怎麼能行呢?

最後,就是要釜底抽薪,不能讓食堂成爲學校創收的渠道。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心照不宣,也是食堂飯菜質量差的根源所在。有的地方並不是不知道,但也可能出於教育經費的不足,而選擇了睜隻眼閉隻眼,損害的其實是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

有鑑於此,必須要建立學校食堂或配餐的全過程公開制度,這個公開要放到網上來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比如食堂的採購、菜品、菜價、帳目等各種細項都要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