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第三方支付平臺要求綁定銀行卡、身份證和手機號,安全嗎?

三人:

只要有支付業務牌照,登記信息爲正常手續,安全。

第三方支付平臺要求填寫銀行卡和持卡人身份證等信息,是第三方平臺應有的職責,因爲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第二十五條裏嚴格規定要記載用戶的相關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和銀行卡信息等,如下圖。

並且在三十一條中提到:支付機構應當按規定覈對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文件,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

支付機構明知或應知客戶利用其支付業務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應當停止爲其辦理支付業務。

那麼爲什麼要記載這些信息呢?主要是爲了防範洗錢和詐騙,從而對客戶備付金的資金進行監督。

輸入相關信息安全嗎?按照《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第三十三條中規定:支付機構應當依法保守客戶的商業祕密,不得對外泄露。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所以,保證信息安全同樣是支付機構的職責及義務。

注意第三方支付平臺註冊資本爲3000萬,若非3000萬的都是非正規支付機構——可在央行進行查詢。因爲不管是《支付業務許可證》,還是《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第九條都明確規定註冊資本不能少於3000萬,並且還是實繳貨幣資本。比如下圖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第九條規定:

申請人擬在全國範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爲1億元人民幣;擬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爲3千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爲實繳貨幣資本。

總結:該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否正規,有沒有支付業務牌照尤爲重要。如果是正規有支付業務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要登記用戶相關信息爲正常手續,那也就安全了。而如果是非正規的,這就要有所顧慮了。

注:目前爲止,我國有支付業務牌照的機構有237家,查詢途徑:中國人民銀行>首頁>政務公開>行政執法信息>行政審批公示>《支付業務許可證》核發信息公告>已獲許可機構(支付機構)>搜索框輸入進行查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