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西兩地山水相連,語言相通,風俗相近,自古以來就有“同飲一江水,兩廣一家親”的兄弟情義。

2016年,根據中央部署,廣東省派出以深圳市爲主體的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具體負責粵桂兩省區扶貧協作工作,其中深圳市主要負責百色、河池兩市17個縣的幫扶工作。

經過多年的協作幫扶,累累碩果掛滿枝頭。“深”情厚意,“桂”花飄香。今年,百色、河池剩下的貧困縣也將全部摘帽,全面奔向小康。

廣西河池市巴馬縣長壽人口衆多,每10萬人中就有百歲老人32位,百歲壽星比例位居世界五大壽鄉之首。

當巴馬的特色資源稟賦和深圳的市場優勢融合,“長壽之鄉”遇見經濟特區,“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應運而生。

這個以大健康爲主題的生態產業,圍繞健康食品、健康服務、健康科技三個核心業態,將致力發展“在大數據和5G技術支撐下的大健康生態產業”。

截至目前,已有41家企業落戶“深巴合作區”,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000個,爲促進巴馬縣域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曾經掛任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長的顧楠洲在掛職期間,多次帶隊到巴馬縣進行調研,努力推動建設“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

經過努力,深圳各級財政落實幫扶河池資金累計9.25億元,實施了254個幫扶項目。

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黨委副書記 顧楠洲:在河池工作的三年多,河池的減貧達到了70萬人,通過財政性資金的幫扶,這些項目的實施,大概有38萬人得到了幫助。

每一個扶貧幹部的心中,都有一個產業興旺的夢。位於中越邊境村的靖西市大莫村羣山封閉、資源匱乏、環境惡劣。爲了改變貧困的現狀,掛任靖西市委常委、副市長的林華興想盡了辦法。

深圳市龍崗區委辦 副主任 林華興: 在產業扶貧上,我們總體考慮是立足當地,資源對接,優勢互補。着力打造出適合靖西的,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體系。

靠山喫山、靠海喫海。靖西地處邊境與越南接壤,發展口岸經濟的基礎好,於是林華興開始着手謀劃在龍邦口岸旁邊建設跨境合作產業園。

2018年11月,深圳龍崗區產服集團與廣西萬生隆公司簽訂協議,掛牌共建深圳龍崗—百色靖西龍邦跨境合作產業園。

萬生隆投資常務副總裁 黃澤民:靖西扶貧的林華興常委看到我們的加工廠,結合扶貧項目,他大力推動,帶動了很多廣東省的企業家過來,把落地加工在靖西,尤其是龍邦口岸附近落戶在這裏落地加工。

3年時間裏,林華興通過資金、技術、市場對接,幫助靖西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60多個,涉及水果、花卉、養殖等產業,構建了靖西現代農業產業的支柱和基本架構。

無論是大產業,還是小項目,只要能脫貧能致富,都是好產業、好項目。陳文志掛任百色西林縣委常委、副縣長時,搖身一變,成爲了“養蜂專家”,當起了“養蜂縣長”,成就了“甜蜜事業”。

深圳市羅湖區總工會 副主席 陳文志: 三年來一步一個腳印,現在全縣已經建立了一個(蜜蜂養殖)示範場,30個基地,兩條“甜蜜道路”,全縣1500多羣衆因此受益。

今年3月,掛任百色田東縣委常委、副縣長孟強得知該縣林逢鎮一對姐弟,父親入獄服刑,母親離婚而去,兩姐弟依靠低保相依爲命,爲了不讓他們輟學,孟強自掏腰包每月定期提供500元生活補貼,讓姐弟倆安心讀書。

據瞭解,孟強和妻子已經認領13戶21個貧困孩子,爲他們捐資助學,希望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

深圳扶貧幹部 掛任百色田東縣委常委 副縣長 孟強: 姐姐帶着弟弟,這種情況我來到廣西第一次掉眼淚就是在他家裏,屋子裏面還漏水,沒有電,沒有火,什麼都沒有,一分錢收入都沒有,只能靠低保。我和我愛人都很關注,我們在全縣捐助了13戶21個小孩,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

截止目前,深圳已累計向百色、河池選派黨政幹部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700餘人次,投入財政幫扶資金超過32億元,引導社會幫扶資金投入12億元;推動400餘家企業到百色、河池投資,投資額超過120億元。至2019年底,已幫扶百色和河池11縣脫貧摘帽、105萬人實現脫貧。

記者 / 陳楠

編輯 / 楊陽 潘純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