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民讜在內戰中失敗,無奈逃往臺灣省,同時把大量金銀珠寶也運去臺灣,還把各類人才也哄或騙去臺灣,開始兩三年,依靠這些黃金可以採購大量物資,促進了臺灣省的經濟發展。

到了1952年,臺灣人均GDP高達208美元(算上通貨膨脹率等於2019年的2007美元。是一般農業國家四倍,日本的人均GDP只有200美元,簡單點說;當年臺灣的中國人比日本人還富裕!

大陸帶來的金銀珠寶花得差不多了,1953年臺灣經濟直轉幾下,人均GDP負增長14.4%,掉到了174美元,而日本增長到了222美元,不如戰敗國日本富裕了,之後的十多年裏起起落落,算上通貨膨脹率,一直在原地踏步。

五十年代臺灣農戶

直到1967年,臺灣省人均GDP纔有所突破,達到了281美元,這恐怕與1966年蔣經摑訪問韓國,1967年訪問日本分不開,之後經濟穩步發。當年日本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234美元,是臺灣的4.3倍富裕。

六十年代辛勤工作的臺灣工人

1975年臺灣省的人均GDP達到了984美元,日本人均GDP4465美元,日本是臺灣的4.5倍,蔣二代終於可以爲所欲爲了,去過多次美國的他父親更懂經濟,臺灣經濟開始正式起飛,1988年他去世時人均GDP8216美元,日本人均GDP25052美元,差距縮小到了3.0倍。

七十年代的臺灣街道

之後的零導又搞拉幫結派的一套,臺灣省與日本的經濟差距又在慢慢擴大,到了1995年,日本人均GDP是臺灣的3.3倍,日本43440美元,臺灣13129美元,差了三萬多美元!直到2000年人均GDP只有14941美元,2008年人均GDP18131美元,2016年22561美元,2019年臺灣省人均GDP25920美元,增長一直十分小。算上通貨膨脹率,日本經濟自1988年之後就沒怎麼增長了,日本19年人均GDP40246美元,臺灣爲日本的64.4%,臺灣與日本的差距縮小到14326美元。

臺灣農村

如果計算通貨膨脹率的話。這二十多年來,臺灣經濟增長極爲緩慢,而日本不是原地踏步就是退步,相信臺灣省遲早有一天追上日本,因爲中國人不比日本人笨,光纖就是華人高錕發明的,光纖拉近了全世界的距離,全球網民都能以超低費用視頻語言文字互相交流。國際上的數學競賽、物理競賽、化學競賽,中國選手獲得冠軍的概率比日本選手高得多。日本人智力有限,壓榨幾乎所有潛能獲得諾貝爾獎,領獎後被記者採訪,說英語極爲結巴,最後往往說日語,讓外國記者懵逼。

臺灣101大樓

大陸也總有一天追上臺灣省,因爲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增長率極高,有能力控制任何事情,今年疫情將會導致85%的國家經濟負增長,也就是倒退,而中國應該是那15%正增長的國家,第三季度人民幣升值3.71%,換算成美元,第三季度我國經濟十有八九由負轉正,第四季度也將是正的,最後拉動全年經濟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