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10月5日

愛樂之城,森林仙境

知名樂團,齊聚金陵

爲我們帶來了五天五場古典音樂盛會

讓南京城盡享音樂之美

餘音繞樑

令人難忘

作爲“我們的節日”——傳統節日振興工程的全國重點城市之一,雙節前的南京,緊張有序地醞釀着一場人文、藝術、自然和諧統一的森林音樂會。目標只有一個:把森林音樂會打造成爲傳統佳節不可或缺的“新民俗”。

作爲江蘇省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動之一,由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南京市委宣傳部承辦的南京中山陵音樂臺森林音樂會舉辦至今已是第六屆,本屆全程執行的重任交接給了南京廣電集團。爲了能高質量地呈現一場完美的森林音樂會,接到任務後,在南京市委宣傳部的統籌協調下,南京廣電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執行團隊,與多方單位部門緊密配合,制定了詳細的執行計劃,做好充分的預案准備,緊鑼密鼓地安排好相關流程中的具體負責人,爲雙節五天的演出保駕護航。

下雨天,南京廣電執行團隊專門爲舞臺的防雨頂棚設施進行了加大加固

10月1日—5日,2020第六屆南京森林音樂會如期舉行。在“世界的音樂臺,你的森林音樂會”主題輝映下,南京市民與江蘇交響樂團和知名指揮家陳燮陽悄然相遇;在“森林的私語——陳薩鋼琴專場音樂會”上傾聽肖邦的聲音;在“森林的歡聚”中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鋼琴家孫穎迪、大提琴精靈娜米薩·孫組成的美傑三重奏上演最動人的雨中相會;在“森林的四季”裏與呂思清體驗四季的變幻;在指揮家李心草帶領中國交響樂團演繹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中,歡唱起雄壯的《歡樂頌》。

指揮家陳燮陽在排練中與現場的遊客玩起了互動,讓遊客大爲驚喜。精巧的節目設計,從開場激情澎湃的《我的祖國》到返場終曲《花好月圓》,契合國慶中秋雙節的主題氛圍。

鋼琴家陳薩在演出中渾然忘我,直到演出結束才發現場下的觀衆穿起了雨衣靜坐在雨中,連呼感動。

小提琴家呂思清更是點贊和感謝三連:爲大雨中能夠保障演出順利進行而感動,爲大雨中前往現場觀看演出的觀衆的高素質而感動,爲南京能有如此良好的藝術氛圍和土壤而感動!他表示,自己把三個第一次獻給了南京:第一次在雨中演奏;第一次有姑娘給他翻譜;第一次自拉自指。他很期待未來能成爲南京森林音樂會的駐節藝術家!

有樂迷發朋友圈感慨:

沒想到,呂思清這樣的世界級大師這樣親民,連續返場演出三次!沒想到,南京觀衆這麼熱情,音樂素養提高很快,幾乎沒人中途離場!沒想到,中山陵音樂臺經歷幾十年風雨,效果仍然非常好!可謂經典建築,使我想起意大利古羅馬格鬥場!沒想到,中秋中山陵的夜晚是那麼的冷,但世界級的藝術表演讓觀衆忘記了寒冷!

下雨、降溫,阻擋不了南京人去赴這場在森林中的音樂之約。風聲雨聲掌聲,交融着美妙的琴聲,如此的和諧,令人感動。藝術家們的敬業、專注和執着,南京觀衆對音樂的熱愛和他們展現的高素質,註定成就每個人人生中最難忘的雨中音樂會!

六朝古都南京延續着一脈相傳的歷史積澱和豐厚的文化底蘊。2019年,南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學之都”,這是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在今年發佈的“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中,南京不僅成功入圍,並且還在城市數字閱讀指數中排名第一。除了擁有廣泛的閱讀人羣,“樂迷羣”更是龐大,五天三場的雨中相會就是明證!

10月5日,指揮家李心草在雨中和觀衆共同耐心等候延遲開場,趁着這個間隙,李心草當了次“臨時導賞員”,爲現場觀衆上了一堂欣賞高雅音樂的普及課,介紹了當晚演出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觀演知識,之後更是與中國交響樂團一起,在音樂臺切身地體驗到音樂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

爲期5天的第六屆南京森林音樂會,在藝術家們極富張力的演出中圓滿落下帷幕。而這一切離不開幕後社會各方面綜合力量的全方位保障。場地方、志願者,以及公安、消防、電力等各個部門爲確保音樂會順利進行,放棄了節日的休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五場演出給現場觀衆帶來了美好的精神享受,也給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盡情展示才華與技藝的完美空間,更是通過直播給更多喜愛高雅藝術的樂迷觀衆帶去了節日的歡樂。

藝術,是直覺,是本能,

是最最新鮮的感受力。

這一屆的森林音樂會

不僅是藝術、人文、自然之間的一場對話,

更是用音樂在向這座充滿人文魅力的城市致敬;

這不單單是五天五場的戶外音樂會,

更是一次綜合展示南京人文素質的窗口!

這是一場秋雨與音樂的邂逅,

時刻傳遞出迷人的文化溫度。

南京,也因爲這場邂逅更加迷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