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阿玲鄰居妹妹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從初中開始自己學習很努力,但一個最大的不足就是不能發現問題。同學認爲,阿玲學習成績好,肯定是沒有學習上的困難,談何問題呢?但老師卻不這麼認爲,學習上的問題每一個都有,只不過是沒有發現而已。阿玲也是這麼認爲的,現在進入高中了,在縣一中已學習了足足一個月,還是不善於發現學習上問題。即使發現一個問題,阿玲高興過一陣子,但拿到老師面前時,老師說翻一下教材就行了。“神馬都是浮雲“,這問題還算不上問題。

進入高中後,許多班主任在對進入學法指導時,就反覆強調,要善於發現問題決問題,要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同學。確確實實如此,許多高一同學剛進入高中校園後,努力去發現問題,但總覺得好難的。是的,初中三年沒有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一下子要求同學去發現問題還是有點難度。高三學霸認爲,高一同學如果能堅持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發現問題並不是特別難,真正難的問題在於如何解決問題。因爲當發現問題後,許多同學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在解決這些問題。

01錯誤做法一:發現問題後並沒有將其及時解決

進入高中後,迫於老師的要求,高一同學慢慢地在發現問題,對於那些最簡單的、最基本的問題翻書本就可以解決了。但還有諸多的難題,並不是翻開教材能解決的。怎麼辦?學習任務太多,要預習、要做筆記、要做作業還要做錯題集等,同時,學校還有若干非學習的活動。高一同學遇到比較難的問題後,基於以上原因,再加上辦公室離教室又遠,還可能去過幾次都沒在碰到老師,所以發現的問題也就被拖延下來沒有被及時解決。

從學習效果來看,發現的問題如果沒有被解決,學習就沒有進步;即使進步也不會很大。落實到考試,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無論怎麼考可能也只有這麼多分。考試要提高分數,只有將那些問題解決,讓它們成爲得分點纔是最關鍵的。這也不是有同學總是練那些熟悉題型、熟悉知識點,而那些陌生的題型、知識點不願意去練習。這是極大的錯誤。

02錯誤做法二:發現問題後不假思索地問同學、請教老師

能夠發現問題,高一同學就收穫了學習的能力,但有些高一同學往往又陷入新的困境中,即發現問題後不假思索地問同學、請教老師。看着書本,突然問同學這個題目怎麼做;試卷發下來後,立馬問老師這個題目怎麼錯了。這就是高一同學解決問題的又一個錯誤做法,這種錯誤做法導致同學沒有思考。儘管問題得到了解決,但同學的思維沒有得到鍛鍊,過一段時間後,遇到類似問題又做不成。

03正確的做法:獨立思考,百思不得解時再請教

發現問題後,高三學霸認爲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獨立思考。我們經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一同學一定要記住,還沒有到臨近高考的時刻,我們要掌握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解決問題的結果。因爲這種獨立思考的解決問題方法,不僅有利高考最後取得優異成績,更有利於同學將來走上社會解決問題。

發現問題後,高一同學首先要做的就是獨立思考,深入分析。建議先不要翻教材,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看一看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如還不能得到解決,那再去翻開書本,對相關知識認真看一看。還包括自己的課堂筆記及其他參考資料等。面對所發現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一定要及時向同學、老師請教。請教的時間靈活,主要利用課間、大課間與自習課等時間。在請教的時候,高一同學要記住,千萬不要受同學與老師講述的困擾,要大膽地將自己的疑惑說出來。這樣,同學與老師的解釋將會更加到位,效果也會將更好。

小結:進入高中後,學習方法也要隨之發生改變,尤其是要善於解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的一個前提就是獨立思考。校長聽完學霸的這一番解釋後沉思稱讚,學霸與普通同學的差距還是有的。你說呢?

阿武教育相關文章推薦:

普通高中的高一同學如果思考好這3件事,復課將騰飛(值得收藏)

高中放假時,這3個壞習慣養成不得,否則返校時難以適從

哥哥上普通高中,弟弟上省重點高中,假期的表現弟弟打了哥哥的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