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幕后 | 再创综艺收官新纪录,《街舞3》如何成为“内娱街舞节目天花板”?

文 |木子

筹备时间一个月,直播时长7小时37分10秒,全网29个热搜,《这!就是街舞》这一IP再次创下了综艺行业的收官新纪录。

筹备时间一个月,直播时长7小时37分10秒,全网29个热搜,《这!就是街舞》这一IP再次创下综艺行业的收官新记录。在这一系列成绩背后,是整个《这!就是街舞》项目团队近一年来的全情投入。

在总决赛结束后,「广电独家」对话了《街3》幕后团队—— 优酷资深制片人&《这!就是街舞》项目总负责人刘栋、灿星副总裁&节目总导演陆伟以及节目后期制作总监、后期总导演郑磊,复盘了《街3》的一些打法以及心路历程。

▍双层意义:高光时刻,质的飞跃

除了王嘉尔、王一博、钟汉良、张艺兴四位队长及其队员外,《街3》总决赛还请来了前两季的队长易烊千玺、韩庚、吴建豪,以及前两届街舞总冠军韩宇、叶音,还有新晋女团 THE9成员刘雨昕、高颜值男团 S.K.Y天空少年、南征北战前来助阵。

在总决赛上,在场的队长们带来了《洋布拉德》《The End Game(最后一战)》《Wow!酷宝派对》《炎黄子孙》《Flame》《承》等精彩大秀,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这样的氛围下,《街3》的8强舞者们开启8进4、4进2以及冠亚军终极battle等三轮比拼。最终,杨凯荣获《街3》总冠军, 王一博则成为冠军队长,迎来整季节目最高光的时刻。

总决赛过后,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时长感人”。“其实,对于《街3》而言,这是一个正常的录制时长,是由内容和现场执行所需要的时间决定的。从内容层面来看,总决赛上1v1、齐舞等环节必不可少;从现场执行层面来看,在清点毛巾数目、分发毛巾等环节损耗的时间客观存在,观众也需要进行中场休息,这也是穿插嘉宾表演秀的意义所在。”陆伟解释道。

直播时长越长,现场的执行难度越大。在现场,陆伟最担心的是内场区域观众过于热情,“在晋级舞者与淘汰舞者拥抱时,内场观众情绪都特别高涨,我们派了大量的安保维护现场秩序,保证大家的安全的同时,也以防碰到现场的相关设备。”直到总决赛顺利落下帷幕,陆伟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总决赛的落幕,具有一定的双向意义,不仅给《街3》画上一个圆满句点,也是《这!就是街舞》这一IP阶段性成功的节点。

早在2018年,在垂直类综艺刚刚兴起之时,多个台网平台都在布局街舞这一品类。优酷推出《这!就是街舞》第一季,坐上了街舞类节目的头把交椅。

当前,《这!就是街舞》成为了国内唯一的一档街舞类节目。连续3年以来,该节目的豆瓣评分都保持在8.7分+,#这就是街舞#微博主话题421.7亿,全网各平台视频播放量破200亿,获得全网累计热搜799个。从某种程度而言,创下多个纪录的《这!就是街舞》是当下内娱街舞节目的天花板。

在这一行业地位的背后,《这!就是街舞》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在第一季时,《这!就是街舞与竞品IP的隔空对打,经过层层考验得以突出重围;到了第三季,因疫情的缘故,原有的队长阵容和国际化的舞者等都难以成行,线下海选也难以落地,不仅前期的设定推倒重来,还要在短时间内重新物色队长。

刘栋表示,三季以来,他的心情是从忐忑到惊喜,所惊喜的点在于,每一季的内容都是进阶的。在他看来, 第一季1.0版本作为原点,刚收官的第三季则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成功进阶到2.0阶段。在节目逐步进阶的幕后,专注于内容创作的陆伟则是加倍焦虑,所焦虑的点在于希望不断地创新来突破观众在内容、视觉等维度审美疲劳的边界。

在此过程中,郑磊一直在从旁协助,前期节目的模式、现场的机位设置、特效的使用等都有参与。这也是《这!就是街舞》与其他节目的不同之处,“跟市面上其他独立的后期公司不一样,我们前后期是一体化,后期导演都有能力去做前期。”

对于这样的合作关系,陆伟用“协同办报”来形容。

就是这样,《这!就是街舞》幕后团队合力不断地推陈出新,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时刻。

谈及《这!就是街舞》这一项目的合作感受,“在庆功宴上,大家眼睛都红红的。虽然有千言万语说不出口,但我们心里都明白。”刘栋补充说道。

▍双向respect:舞者核心,思维碰撞

在总决赛前夕,节目赛事主持人廖博接受采访时说,“节目组是托举起街舞的手。”总决赛结束后,队长王一博发长文感慨时也提及,“导演组真的太难了,真心能感觉到真的想把一件事做好的态度,各方面都激发了我很多。”

其实,不止这些。

在这一季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明星队长、舞者、赛事主持人乃至整个庞大的街舞圈,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这!就是街舞》表示respect,而这一份respect的本源,源自《这!就是街舞》节目组在内容创作上态度——以街舞舞者为核心。

对于舞者,节目组没有新、老之分,选择一视同仁。陆伟告诉「广电独家」,舞者们每年都会参加很多赛事,在节目中他们不会有新、老的概念。导演组还有意在营造氛围,通过让舞者同吃同住同训练等方式,让他们彼此之间更为了解。当然,导演组与舞者之间少不了“ Battle”,“这是一个相互说服的过程,也算是节目思维与街舞思维的一种碰撞。”

对于嘉宾人选,不仅仅考量其知名度,更考量他们本身在舞者心中的信服度;并且,在队长形象上,节目组有意识地不去消费明星的原有形象,而是选择在街舞这一特有的氛围之下,去挖掘嘉宾新的特点。

对于街舞本身,导演们不仅有前期相关舞蹈节目经验的加持,还经过了一些系统的街舞知识培训,能够与舞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

“准备做这档节目之前,我在网上下载了大量关于街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去做一些基础性知识的积累,并和街舞圈内的大神聊天,深入了解街舞、走进舞者们的内心。”陆伟也分享自己去了解、学习街舞方面知识的过程。

陆伟用“诤友”来形容与街舞圈的KOL这一群体的关系。他表示,个人与街舞圈的KOL们在生活中没有太多的私交,“担心走近了都听到的是好话,更希望听到一些专业且真实的声音。”

《街3》的高话题度,与后期剪辑有很大的关系。郑磊告诉「广电独家」, 《街3》后期团队有60人,平均年龄在23-25岁左右,在剪辑思维上都有很强的网感,也很懂时下的一些热梗。

不少观众都在弹幕里说“后期的花字长在我的笑点上了”。例如,在张艺兴展现个人技能时,配的花字“才华它非要我出手”、王一博吃毛肚忘涮时,花字是“一周没吃生疏了。”这些略带调侃性的花字,赋予了《街3》以及相关衍生节目更多趣味性的观感。

其中也不乏学舞蹈出身的剪辑师,他们对于舞蹈审美与节目思维的结合往往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呈现出更好的视觉观感。

街舞、街舞赛事等方面知识以及尊重舞者的内心体验,是导演组进行赛制创新的参照。今年,在疫情这一背景下,导演组了解到舞者们所面临的一些困境,便提出“为爱而战”这一主题。

在这一主题下, 导演组将所有赛制都往battle靠拢,不是人和人之间的battle,是人和困难之间的battle,例如,节目设置了水、火、风这样有挑战性的舞台,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把街舞里勇敢和强大敌人对抗的精神传递出去。“就像电影《奔腾年代》一样,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海饼干的励志故事也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陆伟类比道。

除此之外,节目组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为舞者们的实力进行背书、增加他们的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让舞者回归到生活当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发展机会。

可以看出, 导演组不仅仅在街舞相关内容创作上独具匠心、保持敬畏,在价值层面也颇具人文温度。也正是这样,节目组与舞者走心地打破了综艺圈与街舞圈的次元壁,形成了一个相互respect的情感闭环。

行至第三年,《这!就是街舞》作为街舞这一品类的扛鼎之作,向观众展现的不仅仅是街舞本身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温暖的人物故事,传递出暖暖的正能量。

▍双级价值:招商新高,常态释放

“大环境很差,但今年街舞在招商上特别好。”刘栋介绍道。

稍作盘点,《街3》一共获得了近50个品牌客户的青睐,节目嘉宾、舞者也得到品牌商的青睐,像杨文韬、cici这样的热门舞者签了一些品牌短代。整体来看, 《街3》实际招商收入较第二季提升60%,创造了优酷综艺招商的新高,也是2020年全行业实际招商收入最高、冠名总金额最高的互联网综艺。

值得注意的是,《街3》是全行业第一档把总决赛资源拿出来进行拍卖的互联网综艺。早在节目的开播发布会上,节目组就进行了总决赛创意中插口广告拍卖,最终以1200万卖出第一广告顺位。据刘栋透露,在第三季的良好态势之下,第四季的总冠名已经有4家意向客户在商谈。

除了对外吸金能力旺盛,《这!就是街舞》这一IP本身就有强大的商业潜能:在第二季节目中,以筋膜枪试水,发布众筹10小时突破100万。

在此基础上,《街3》深耕街舞衍生品领域,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商业体系日渐规模化,覆盖服饰、食品、饮品、美妆、家居、培训等六大品类,共推出240多款单品,整体营收额破2.5亿。其中,连续合作两季的雪花,雪花战队啤酒销量环比增涨1300%,与盒马推街舞战队套餐,战队毛巾卷占据烘焙品类TOP1。

“值得注意的是,天猫上有一家《这!就是街舞》同名旗舰店,这一店铺的存在,是构建街舞电商大本营的基础,也意味着节目IP的商业价值将跳脱出了播出周期,以品牌的形式进行常态化释放。”刘栋介绍道。

▍双倍输出:资源联动,IP裂变

对于优酷综艺板块而言,《这!就是街舞》这一IP的意义是什么?

“一面大旗。”刘栋如是形容道。

从宣发层面而言,《这!就是街舞》是优酷各大节目的一大推广出口,以资源联动方式实现共赢。

「广电独家」注意到,无论是节目开播发布会还是最终的总决赛,所展现的都不仅仅是《街3》这一节目。例如,在发布会时,陆伟还附带介绍了《师傅我要跳舞了》这一节目;在总决赛上,《火星情报局》《奋斗吧主播》等一系列新老IP,也借助《街3》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行曝光。

从内容层面而言,《这!就是街舞》正在尝试IP裂变。

一方面,将“这!就是”作为内容厂牌,优酷还将继续进行垂类开发,比如,篮球、游泳等;另一方面,以“街舞”为核心,还推出了 《海选全纪录》《一起来看流行舞》《一起火锅吧》《街舞营业中》《Just Dance》《街舞开课啦》《这!就是舞者》《街舞潮流图鉴》《街舞要One More》等一系列衍生节目,以单周全覆盖的形式增强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拓展新的商业空间。

“今年为《街3》预热的衍生节目 《师父!我要跳舞了》,明年准备将它作成一个萌娃系列。”刘栋透露道。从单个衍生节目到系列内容矩阵,让我们看到了衍生节目IP的成长空间,这也是优酷综艺IP进化实力的一大印证。

回归到《这!就是街舞》这一节目上,亦在不断得升级、进化。在总决赛上,陆伟宣布:“三季冠军和三季队长要组成街舞联队,明年迎接世界舞者来自全世界的舞者!”这意味着《这!就是街舞》将进入国际赛的新阶段。

对此,陆伟表示,《街3》邀请了布布、klash等国际舞者,是一次成功的试水。当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大型的街舞综艺,办了18年的Juste Debout因为疫情取消后宣布永久停办。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对以国际赛为定位的《街4》而言,存在一定的机遇,舞者阵容的国际化,在街舞的交流与展现上更多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街3》已经在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落地播出,广受海外观众的喜欢,有一定的海外基础。也就是说,《这!就是街舞》从受众到内容将全面的国际化。可预见的是,无论是街舞文化的交融与融合,还是IP本身的声量与辐射范围,都将上升至一个新的段位。

谈及对于第四季的期许,刘栋充满信心,表示,“这一季不止会有国际元素的加入,最终应该是3.0版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