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桃情感

——三毛是一個睿智獨立的女人,深沉、博愛。

三毛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旅行作家,她一輩子都在旅行、在流浪,看遍世間風景,嚐遍感情的甘甜和傷痛,看透了人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三毛是爲數不多全佔了的作家。在三毛的筆下,我們常能感受到她的博愛和愛的深沉。她愛父母、愛荷西、愛朋友、愛讀者、愛祖國,又愛她的第二故鄉撒哈拉沙漠......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浪漫和現實交織,他們既可以一起浪跡天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有着柴米油鹽醬醋茶平淡的婚姻生活。

三毛的朋友很多,愛三毛的人也很多,我們經常在她的書中看到她和朋友們之間的相處趣事,懂得付出、陪伴和包容。但是三毛也說過,朋友不在多,有知己一二就很可貴了。

三毛關於愛情、友情的四句話,看透了愛情和友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關於愛情

一、如果我不喜歡,百萬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歡,千萬富翁也嫁。

三毛和荷西有過一段很有趣的對話,可以看出三毛的愛情觀:

荷西問三毛:你要嫁給什麼樣的人。三毛說:如果不喜歡,百萬富翁也不嫁;如果喜歡,千萬富翁也嫁。荷西問:說來說去你還是要嫁個有錢人。三毛:也有例外的時候。荷西:如果跟我呢?三毛:那隻要有喫得飽的錢也算了。荷西:那你喫的多嗎?三毛: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喫一點。

三毛是一個物質欲極低的人,在撒哈拉沙漠,她甚至全部用撿來的“雜物”裝扮出了沙漠中最漂亮的家。

她不會爲了錢而工作,所以,和荷西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但面對沙漠,大海,滿天星辰,還是有着滿滿的幸福感。

她不會把錢放在一個重要位置,爲了錢而結婚。但如果愛的人恰好是個有錢人,也不會因此而懷疑自己的人格。她只會嫁給愛情,也會爲了愛情做出犧牲。

二、女人是一架鋼琴,遇到一位名家來彈,奏出來的是一支名曲。

三毛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婚姻和愛情的模式在世界有千萬種,我的看法:女人是一架鋼琴,遇到一位名家來彈,奏出來的是一支名曲;如果是一個普通人來彈,也許會奏出一支流行曲;要是碰上了不會彈琴的人,恐怕就不成歌了。婚姻的比喻大致如此,我無法清楚地歸類,但是我有信心。”

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一定要找到那個三觀契合、知你懂你的人。女人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懂自己的男人。

不合適的人,即使勉強在一起,話不投機半句多,仍是孤獨的,甚至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孤獨。再美的女人,遇到不懂自己的男人,也會早早地失去風華。

關於友情

三、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點也不能,因爲我們沒有權力。

三毛對待友誼也很透徹,她曾說過:

“對於朋友的失望,大多來自對方所言所行,達不到自己對他人所要求的標準,而我卻認爲,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點也不能,因爲我們沒有權力。”

我們對待交往很深的朋友常常沒有了邊界感。當我們請求朋友幫忙的時候,他卻沒有伸出援手,我們就會失望、難過,會想如果自己處在朋友的位置,一定會幫忙的,很明顯,自己在朋友心中的位置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

但其實,朋友是不可以設想的,我們無法規定對方的所作所爲,他幫或者不幫忙,都是他的自由和選擇。不對對方抱太大的希望,就不會有失望。

四、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

三毛是一個愛分享、愛付出的人,自然有很多朋友。加上她的書非常受歡迎,自然想要認識她的人也有很多。

她曾經在《夢裏花落知多少》中說:“還有許許多多朋友來看我,也講不清楚,怎麼有那麼多人不怕煩的來,實是不明白。”

但熱鬧過後,她卻倍感孤獨。

“黃昏沉重,翻開自己的電話簿,對着近乎一百個名字,想着一張張名字上的臉孔,發覺沒有一個可以講話的人。”

朋友如果都是泛泛之交,不交心,那隻能稱作認識。能交心,隨時隨地可以打過去電話聊天,纔是真正的朋友。

所以,三毛對待友誼的態度是貴在精而不是多,“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

三毛是一個遺世獨立的人,活得通透,活得智慧,也看透了人生,超越了生死。人生不過是空空的來,空空的去,帶來了許多的愛,留下了許多的愛。

正如她說的:“我的歸去,只是一場悲喜,來去匆匆。”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