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冒詩陽

來源:商業數據派(business-data)

“茶卡鹽湖的遊客真的太多了。”十一假期同女友一起規劃了青海、甘肅環線遊的駱以範(化名)向商業數據派感嘆,“還好大西北天際廣闊,茶卡鹽湖又是自然景觀,地方夠大,不然這趟旅行真會成爲災難。

爲了吸取教訓,駱以範同女友決定放棄入駐已經訂好的茶卡鹽湖周邊酒店,連夜駕車前往青海中部的德令哈,以在十一當天出行路線相仿的遊客中搶先一站,避開人潮。他們還決定在後面的行程中規避景區接待能力相對弱的景點,甚至敦煌莫高窟這樣的著名古蹟,二人亦決定放棄造訪。

駱以範的感受,正是今年十一境內遊火爆境況的縮影。根據攜程數據統計,“大西北”國慶熱度暴增475%,其中甘肅熱度增長最快。在更宏觀的層面上,文化旅遊部數據統計,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收入3120.2億元。而2019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全國共接待遊客5.42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26.3億元。這意味着,今年國慶假期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恢復78%、68%。

但在恢復的背後,有人歡喜有人憂。與其說這是旅行市場的復甦,不如說是一次“結構性修復”。十一旅遊市場火爆的背後,是出遊花費的下降,境外遊仍未開啓,短途遊增速首次超過長途遊。

此外,中高端旅遊消費返回國內,導致配套服務能力與需求出現較大不匹配。但旅遊業者普遍擔心下一次“冰封”,相比長線投入,他們更企盼利用十一的火爆行情屯糧回血。

出境遊轉國內,

卻遭遇“假高端”

2020十一境內旅行的盛況,還在了航空業數據上得到反映。據民航局初步統計,10月1日,全國計劃飛行班次14941班;預計運輸旅客167萬人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攜程數據統計,2020國慶主要航線的預訂量環比增長超200%,民航搜索量級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九成。飛豬數據統計,該平臺酒店預訂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50%,航班預訂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去哪兒網則預測稱,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同比增長10%,有望創下歷年十一黃金週新高。

這背後,以往十一長假熱門的境外遊需求,被境內遠途遊取代。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統計,2019中國出境遊人數達到1.55億人次,然而,由於疫情影響,今年十一出境遊幾乎歸零,與此相應的,國內長途旅行需求增加。攜程旅行數據顯示,全國旅行出行距離比去年多跨2.5個省。

中高端需求境外遊旅客集中轉向國內的結果,是目的地接待能力準備的普遍不足。

“我們有12間客房,在麗江的民宿中已經算客房數量比較多的了。”麗江民宿老闆劉偉告訴商業數據派,12間客房的配比是單價2000元的豪華客房一間,1200-1500元的高端客房四間,500-800元左右的普通房五間,還有兩間是爲青年“驢友”準備的牀位房。

但在今年十一前夕,率先預定完畢的竟然是豪華客房和高端客房,以往同樣火爆的牀位房卻少有人問津。十一假期漲價已是慣例,但爲了承載中高端需求,取得更大的漲幅空間,將普通房“稍加改造”,變成價格更高的高端房,成爲行業內公開的“靈活經營方式”。

“硬件不可能有什麼變化,只能升級一些服務,配送一些我們咖啡廳的飲品券。”劉偉告訴商業數據派,雖然方式草率,但他們的做法已經算比較“厚道”的了,更多的民宿業者幾乎不進行任何升級,就將普通房提到了高端房的價格,

以高端產品的定價來兜售中低端產品,帶來的後果是爭執難以避免。

按照中高端民宿的經營經驗,人房比(服務人員與房間數量的比例)應達到0.8-1.2才能滿足服務需要,而劉偉所在民宿的常備服務人員僅有4人,即便爲應對十一加聘了兩位臨時工,人房比也才勉強達到0.5,這直接導致客棧很難滿足很多顧客的標準化需求。“有的消費者要求‘開夜牀’服務,還有要求兒童餐椅的,我們都提供不了。”

這些不顧品牌、口碑的短視逐利行爲背後,是旅行業者急需十一這波行情“回血”。“上半年我們哪有什麼收入啊,很多從業者都在轉讓店面,甚至很多同行都去酒吧那邊當銷售了。”劉偉介紹說,比起長期經營,解決眼前問題纔是最重要的。

受疫情影響,旅行業者經歷了2至4月份的封閉,到5至6月份重啓省內遊才迎來暑期至今跨省遊的恢復,對於麗江等靠跨省游來支撐的市場來說,實際復甦的時間更短。在此情況下,民宿業者對十一最大的“企盼”是回血,不知道之後會否要度過又一個“冬天”。

短途遊受追捧,花費“縮水”

假期前五天的民宿都被訂滿了。”居住在北京的劉女士本來計劃同一家三口開啓一次爲期三天的短途親子游,但由於工作安排耽擱,他們一家假期前一天才開始預訂酒店,卻發現質量可靠的民宿即便價格翻番,依然全部滿房。但要降低要求,選擇“農家樂”,劉女士對設施、服務和口碑均不放心,“畢竟是全家遊,帶着孩子呢。

事實上,今年十一,除了以往長假火爆的境外遊被國內長途遊取代外,境內長途遊需求則“縮水”爲短途。

雖然“跨省遊”已開放,但學生、教師、公務員等部分職業仍然面臨出行限制,短途旅遊、周邊遊更加火爆。此前,文化和旅遊部預測,今年十一長假自駕遊比例有望達到60%以上。據飛豬數據統計,今年十一本地遊和周邊遊增速超過50%,增幅首次超過長線遊。

“我們原本的客人大多數是年輕散客、情侶,但今年很多組團出行的家庭。”在成都遠郊明月村經營民宿的武女士告訴商業數據派,由於明月村酒店設施相對完善,很多著名連鎖民宿品牌紛紛入駐,所以以往家庭出行的旅客大都選擇入住品牌民宿。相應的,她所經營的客棧僅有四間客房,接待能力有限,硬件單薄,便差異化的以青年散客爲目標市場。

但今年十一,明月村迎來的大多是家庭出行的自駕遊客,“經常我們只剩一間客房,但同行入住的是好幾家人,只好分散開住在不同的客棧,體驗並不好。”

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還體現在服務上。武女士介紹說,很多家庭出行的遊客希望大人能夠打麻將,同時孩子能夠有地方嬉鬧,但她所經營針對青年情侶的民宿,兩項需求均滿足不了,“有時候我們還得幫忙看孩子”。

但對於是否會升級、改造硬件設備,以在未來滿足今年十一展現出的差異化需求。劉偉、武女士均對商業數據派表示,不予考慮。一是因爲成本太高,二是因爲疫情下的旅行需求很難成爲常態。

“客房的高端化改造,單間成本普遍在15萬元以上,有的甚至會高達50萬元,成本回收週期太長了。”劉偉告訴商業數據派,今年的需求很難成爲常態,無論以後疫情反覆導致旅遊業再度入冬,還是疫情好轉旅遊業恢復常態,都會導致這項投入收不回來。

● 酒旅謹慎樂觀,預備過冬

劉偉與武女士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雖然今年十一旅遊業整體火爆,但背後仍有一絲涼意。旅行需求的縮水,直接反應在了數據上。

飛豬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酒店預訂價格比去年偏低,其中酒店價格同比低約30%,疊加境外遊仍然受限,2020十一出遊成本創下五年來新低。今年國慶前夕,全國有超過1500家景區門票免費或打折,爲吸引遊客,20多個省市政府發放旅遊優惠券,這些都將導致旅遊業實際利潤率的降低。

此外,中國旅遊研究機構預測,8天長假國內遊客預計將達到5.5億人次,儘管總量較高,但這一數據仍只有去年同期的七成。

對於旅遊業者而言,更擔心的是十一“報復性”消費之後,冬季行情的寡淡。一來,冬季本就是旅遊淡季。此前,麥肯錫對中國8座城市2000名受訪者進行調查得出結論,下半年的旅遊消費將主要集中在公衆假期,每三位受訪者中就有一位表示下次旅行將選擇十一長假。

二來,行業需面對疫情反覆的可能性。近日,迷笛官方通知原本計劃於10月底在成都舉辦的音樂節將延期,原因是“音樂節組委會接到成都金牛區政府相關部門通知,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於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對於旅遊業者而言,此種風險同樣存在。

“報復性消費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可持續,與其說是復甦,不如說是一次結構性修復。”民生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向商業數據派表示,疫情之下旅遊業的行情出現巨大分化。受十一長假促進,資本市場端,A股旅遊、酒店板塊股價在9月中旬出現整體上漲,凱撒旅遊騰邦國際等甚至出現20%以上漲幅,然而9月30日臨近節前,衆信旅遊、騰邦國際跌停,凱撒旅遊等也出現下滑,這反應了市場信心仍然不足。

即便對旅遊業復甦持樂觀態度,但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陳洸此前仍對媒體表示,旅遊行業復甦已進入下半場,不再以量取勝,只尋求彌補損失、回籠現金,優化收益管理,開發多元收入,適度挽回部分利潤。

萬得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1家上市旅遊業公司總營收由351.5億元下滑至241.2億元,其中17家出現虧損。民宿客棧可以靠“靈活經營”回血,但對於船大調頭難的上市旅企而言,選擇何種方式屯糧,將更爲艱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