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乘着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浪潮,许多互联网巨头脱颖而出,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大数据向全行业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悄然变革。其中,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呼之欲出。

9月24日,一场以“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互联网下半场这样打”为主题的《新阶层·新主张》直播节目召开。本期节目在杭州市拱墅区的中国智慧信息产业园开播,邀请了拱墅区新联会副会长、杭州全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峰,拱墅区新联会理事、浙江创意设计协会秘书长李佳,拱墅区新联会理事、杭州博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米络星集团副总裁张国超,“运河e家”联盟成员、杭州名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明等嘉宾,与节目主持人、拱墅区新联会副秘书长雨姗共同探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如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社会经济发展。本期节目共吸引了近23万网友的关注与参与。

在5G为首的新一代技术带动下,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阶段发展到产业互联网阶段。相较于互联网上半场,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有哪些不同?王雪明表示:“消费互联网是过去二十年的正确方向,产业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互联网应该是消费互联网的一种升级,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重新架构了线下业务(人、货、场),它大致有4个模块,包括新零售、新供给、新服务、新平台。其核心一定是人,场、货围绕服务人展开,最终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

张国超认为:“从大的方向来说,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是有所不同。互联网上半场主要是针对终端消费群体,下半场主要是面对企业,也就是帮助企业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转型。我们米络星是做直播行业的,直播今年算是互联网的‘网红’。企业老板、政府领导、明星大腕等都下场开启了直播。就直播行业来说,目前电商行业的公域流量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私域流量的运营将会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产业互联网时代下,许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如何利用产业互联网,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力?冯峰表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和生活密切融合,结合数字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通过5G、AI、VR等科技应用升级消费场景、打造全新消费生态。比如北京的SKP商场打造的沉浸式消费场景,随处充满了想象力和创见性,是一处从‘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角度给人们带来全新体验的新场域。”

张国超指出:“随着年轻一代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90后和00后们在网络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产业也要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利用直播这一载体,可以将无形的文化传承具象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注入更多动力。”

万物互联时代,数字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各行各业,给传统企业带来冲击和颠覆的同时,也孕育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针对企业如何借助数字化实现长期发展,李佳认为企业要借助数字化实现长期发展,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各个业务领域的人才,基于业务运作的实际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将数字化与业务发展的需要相融合,真正实现数字化对企业的价值创造。

在此次疫情中,数字经济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潜力。拱墅区所在的博物文化和米络星集团也为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冠疫情发生后,文化和旅游业遭受到巨大影响。博物文化于2月底正式上线 ‘文旅绿码’分时预约系统,并随着疫情变化和健康码的推行进行开发迭代,逐步从打通浙江省健康码到实现与全国健康码数据相关联,以安全、便捷、公益三大优点助力文化、旅游业疫情防控。”张敏分享道。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也是第一时间动员力量,募集捐款、上线多个正能量活动,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参与疫情阻击战。”张国超介绍说,在新冠疫情期间,KK直播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发挥“云上”优势,捐赠了50万元爱心款以及2700多副护目镜,举办了多次新冠肺炎科普答题直播,并与人民网、人民视频等权威媒体合作推出《人民战“疫”》等直播节目,帮助疫情信息实时传播,助力全民战“疫”和复工复产复学。

据悉,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拱墅区委统战部指导、拱墅区科技工业区管委会、拱墅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主办,杭州米络星集团(KK直播、直播场)承办,旨在通过访谈直播的方式,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搭建一个表达观点、沟通交流、议政建言的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