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餘墨猶存人世間。

要問餘墨哪裏買?上海松江大學城!

榮寶齋(上海)九週年書畫精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2020年10月23日—24日

拍賣時間:2020年10月25日

拍賣地點: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

501號白玉蘭廣場36樓

齊白石 《松鶴》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80×48.2cm 約7.8平尺

鈐印:老木

款識:齊璜。

鑑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1、《齊白石作品集》P103,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2、《中國畫》P10,中國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北京市分公司,1980年。

3、《榮寶齋祕藏美術品展》P4,西武百貨,1986年。

4、《榮寶齋珍藏·卷7》P179,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

5、《榮寶齋日曆2014館藏書畫珍品》八月廿五日頁,榮寶齋出版社,2014年。

展覽:“榮寶齋珍藏藝術品展”,東京,1986年。

說明:此爲榮寶齋庫存作品。

持松爲壽 與鶴同儕

——榮寶齋珍藏齊白石《松鶴》

仙鶴是中國文化中的吉祥之物,是成仙慕道的象徵之一,在道教中,仙鶴是成仙和長壽的象徵。此外,仙鶴又是長壽、忠貞、幸福和吉祥的承載之物,明代的官服補子更以仙鶴爲一品文官的象徵,可見仙鶴的尊貴和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中國文人很早就有飼養丹頂鶴的習俗,唐宋時期養鶴之風在民間極爲盛行,宋代的著名隱士林逋就曾經以“梅妻鶴子”行於世,愛鶴如子,形影不離,爲人稱道。

仙鶴也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唐代就有以畫鶴名世的薛稷,又有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名傳於世。齊白石畫仙鶴,大體繼承前人的畫法,獨創的因素不像畫水族那麼突出。但他畫仙鶴仍有自己的風格,畫法也有獨特之處。齊白石筆下的仙鶴,氣宇軒昂,挺拔有力,筆墨蒼健。其畫仙鶴的常規是以墨筆畫仙鶴全身,只以紅色點丹頂。

白石畫仙鶴,大抵都是祝壽之作,“千歲之鶴依千年之松”。鶴的形象多直立,凸顯其修長、雄健和高貴。此幅長喙用淡墨。餘皆以焦墨勾畫,筆力蒼勁。是白石仙鶴中之精品。

縱觀齊白石的繪畫生涯,以仙鶴入畫的作品相對來說屬於少數。仙鶴在中國文化中屬於吉祥之物,是長壽、吉祥、幸福的代名詞。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白、品德高尚的文化內涵。文官的補服,一品文官繡丹頂鶴,把它列爲僅次於皇家專用的龍鳳的重要標識,因而人們也稱鶴爲“一品鳥”。

仙鶴也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唐代就有以畫鶴名世的薛稷。另有宋徽宗趙佶《瑞鶴圖》盛名於世。齊白石筆下的仙鶴,氣宇軒昂,挺拔有力,筆墨蒼健。此件作品以墨筆畫仙鶴全身,只以紅色點丹頂。齊白石畫鶴,多用濃墨來勾勒出眼、嘴、腿、爪,以淡墨勾輪廓,中間身軀留白,畫曲頸則是一邊淡墨細線一邊濃墨粗線,另用大面積濃墨來刻畫收攏的翅膀和尾巴,以少許硃紅點畫鶴頂。形象多直立,凸顯其修長、雄健和高貴。畫面中仙鶴神情安逸,寓意寧靜深遠。仙鶴立於馬尾松之下,松針與松枝,墨色濃淡粗細相間,清新雋永,生動雅緻。一枝梅花斜臥在畫面下方,使得整件作品構圖更加豐富。

白石老人正是通過對於仙鶴的描繪表達對於那些品格高尚純潔,立壁千仞,無欲則剛的謙謙君子們的讚美。仙鶴足下之松樹亦是有所深意,松樹四季常青,在嚴寒中依然挺拔蒼翠,亦被人們比喻爲有德的君子,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松、梅、鶴同時出現在畫面中,更是對繪畫主題的進一步加深和強調,可見齊白石對於這張畫的構思和立意的確卓爾不凡。

榮寶齋素有民間小故宮之稱。1986年,榮寶齋應日本西武藝術館的邀請,將榮寶齋珍藏多年的明、清字畫及文房四寶,拿出近二百件精品,在日本東京舉辦了“榮寶齋珍藏藝術品展”,轟動了日本。此後,兩國的書畫交流高潮迭起,形成了兩國文化藝術交流史上空前的盛況。

齊白石 《松鷹》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78.5×47.8cm 約7.7平尺

鈐印:老白、大匠之門

款識:乙丑(1925年)秋八月,齊璜。

鑑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 1、《榮寶齋三十週年紀念冊》P90,榮寶齋、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1980年。

2、《榮寶齋珍藏·卷7》P77,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

說明:此爲榮寶齋庫存作品。

高立千年

——榮寶齋珍藏齊白石《松鷹》

松鷹是齊白石最喜歡也是最擅長的題材之一。松與鷹兩個意象的結合象徵了一種剛勁、堅韌、不屈與博大,託物言志,寄託了他的人生理想。正如他在一首題《鷹》詩中寫道:“連年看汝立,嘴爪世應稀。殺氣層霄上,飛搏衆嶺低。”

此件《松鷹》以淡而潤的墨色寫松幹,虯曲的松乾和細密的松針均以帶有篆書筆意的線條徐徐寫出,松針密密重重,繁而不亂,筆筆交代。樹幹的粗率、灑逸,與松針的細膩形成對比,線條剛強又不乏韌性,整個樹幹樹枝之間,墨色的乾溼濃淡對比,十分強烈卻又渾然一體,枝條穿插之間組織得既具豐富性又疏朗清逸。畫家以過人筆力表現出了松樹蒼勁的風姿。畫幅上端一隻雄鷹靜立在松幹上,側身回眸,遠矚前方,鷹之造型寫實,喙、眼睛及爪以勁健的墨線勾出,喙尖銳而彎曲,帶有利鉤的趾爪十分有力, 緊緊抓住樹幹。用赭石與淡墨皴擦出羽毛的結構,蓬鬆豐滿而富有質感。再以數筆闊畫出正羽和尾羽,筆畫層次分明,生動自然。再以焦墨勾勒出喙和眼睛,使得雄鷹炯炯有神使人感受到一種獨立蒼茫有所思的英雄孤傲之氣。

1917年,白石老人移居北京,所畫松鷹圖,也多爲此後定居北京所畫。松鷹圖在傳統文化中多有寓意,多將松樹象徵長壽,老鷹象徵英雄,而齊白石筆下的松鷹除了以上比興意義外,更多了一層拙厚朴茂的生命氣息。白石老人畫松鷹無疑帶有鄉思之情,其家鄉湘潭一帶多松多飛禽,因此他的松鷹圖無一例外得以家鄉的馬尾松作爲配景;爲了襯托鷹的剛健之美,將松與鷹並置,松樹本身具有一種挺拔不凋的品質。松鷹圖不僅體現着陽剛的力量,還洋溢着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所以縱觀齊白石先生所畫松鷹圖,也大多贈送給政界高官或者將軍名流等人,而且尺幅巨大。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齊白石松鷹圖,上款人既有北洋時期的總統也有國共兩黨的領袖,更有軍政顯宦、學界名流等,所以老人的松鷹也畫得格外用心,迥異於尋常酬應之作。松與鷹兩個意象的結合象徵了一種剛勁、堅韌、不屈與博大,託物言志,寄託了他的人生理想。縱觀此幅作品,雄鷹回頭仰視天空,一股英雄之氣,油然而生。

此件作品爲榮寶齋珍藏,並著錄於1980年所出版的《榮寶齋三十週年紀念冊》和2009年榮寶齋出版社所出版的《榮寶齋珍藏·卷7》中。十分精罕,值得珍藏。

齊白石 《桂花綬帶》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17×45.4cm 約4.8平尺

鈐印:老白、齊大

款識:寄萍堂老人齊白石作。

鑑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1、《榮寶齋珍藏·卷7》P208,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

2、《藝術品》總第68期封底,榮寶齋,2017年。

3、《榮寶齋日曆2019榮寶齋珍藏書畫選》十二月十五日頁,榮寶齋出版社,2019年。

展覽:“世紀丹青——吳昌碩、齊白石繪畫展”,北京,2017年。

說明:此爲榮寶齋庫存作品。

桂子飄香 富貴雙壽

——榮寶齋珍藏齊白石《桂花綬帶圖》

綬帶鳥是世界上最爲珍稀的鳥類之一,它身型優美,尤其是雄鳥身後的兩根長尾羽,猶如帝王將相所配之綬帶。據書載,綬帶鳥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瑞禽,故御賜其名爲“壽帶鳥”,並封爲官鳥,嚴禁民間私養,足見其珍貴。

齊白石以墨寫桂枝和葉筋,青綠暈染桂葉,濃淡相宜,所繪桂樹枝繁葉茂,卻於錯亂中營造出一種豐富的畫面空間,枝幹與葉脈或以乾筆率意而爲,顯其蒼硬,或以濃墨溼筆寫出,見其秀雅,桂葉之間以藤黃點染出淡黃色桂花花朵,正如朱熹詩句中所描繪的“葉密千層綠, 花開萬點黃。”微風拂面,陣陣桂香襲面。“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桂花一直是世上美好、高雅事物的象徵。而對於齊白石來說,桂花也代表了故鄉,是記憶裏湘潭漫山遍野的桂花香。石上立一雙綬帶鳥,一隻瞪眼張嘴,稚趣盎然;一隻眼含笑意,憨態可掬。長長的冠翎與尾羽交錯自然,雖各自相背,卻靈犀相通。

此件作品曾於2017年,榮寶齋爲齊白石逝世六十週年所舉辦的《世紀丹青——吳昌碩、齊白石繪畫展》中展覽,並由榮寶齋製作了文創產品,作爲禮品銷售,還出版於《榮寶齋珍藏·卷 7》。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爲表彰白石老人爲祖國文化所做出的貢獻,授予他“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並讚揚他“把現實和理想結合起來。他忠於事物的真實,也忠於事物的理想;他忠於事物的細節,也忠於事物的精神。這是藝術的最高表現方法”。此件《桂花綬帶圖》則是齊白石忠於真實、忠於精神的代表之一。

齊白石 《金秋蔬果圖卷》

設色紙本 手卷

尺寸:35.8×306cm 約9.9平尺

鈐印:白石老人

款識:夢松門客屬。八十二老人白石畫。壬午(1942年)。

鑑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1、《榮寶齋珍藏·卷7》P244、P245,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

2、《榮寶齋日曆2015館藏書畫珍品》十月十六日頁,榮寶齋出版社,2015年。

說明:1、此爲榮寶齋庫存作品。

2、從《白石老人自述:我的晚年十年》可知,壬午(1942年)白石老人自署八十二歲。

3、上款人“夢松”應爲汪夢松。

汪夢松(1883-1954),字孚若,一作夢空,祖籍安徽,僑寓浙江衢州高家鄉。其人於蓮花鎮經商生活四十餘年,爲一介儒商,汪氏博學多識,並嗜好金石,家中藏書甚富,一九二零年與弘一法師結緣,兩人一見如故。弘一法師對其品行極爲推崇,曾爲其立傳並治印兩方。

卻道天涼好個秋

——榮寶齋珍藏齊白石《金秋蔬果圖卷》

齊白石是文人畫家,他卻不愛文人悲秋的勁兒。齊白石世界裏的秋總是明媚、鮮豔、濃郁的。他說秋“山翁把筆忙何苦,爭得秋光上海棠”,他又說秋“且喜垂垂見瓜日,秋風又向小圓吹”,他再說秋“愁風哭雨香還溢,治露嚴霜色更佳”。半輩子在湖南,半輩子在北京,齊白石想起來秋,是秋日裏的菊花比金黃,是遍開湘潭的桂樹花,是星塘裏映着天光的紅蓼,是菜畦裏飛舞跳動的秋蟲,是寄萍棠下垂紅可愛的海棠,是越老越紅火的老少年,是餐桌肥美的大螃蟹,是北京院裏柿樹上掛滿的“事事如意”。雨兒衚衕裏住了四十多年的白石老人,回憶起這些美好的秋天,調開顏色,鋪上紙,畫下了一張熱鬧明亮的《金秋蔬果圖卷》。

柿子、葫蘆、秋菊、螃蟹、雁來紅、紅蓼、蝴蝶,從右往左,漸次排開,都是白石老人最拿手的花果和小蟲。齊白石畫花果,與他的農村生活經驗息息相關,這曾經是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齊白石在北京定居後,內心卻是“故里山花此時開也”的思想軌跡。白石老人將這種情感以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些作品是齊白石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齊白石藝術的一個特色。

此手卷齊白石以輕鬆靈秀之筆墨寫花蔬,精到老練,融會前人,獨出機杼,融入情意於物象中,都是白石老人拿手的花和蟲,揮灑起來輕鬆自如。筆力依然老辣過癮,這一紙佳秋,印入眼簾。紅的、黃的、綠的、黑的,對比強烈,色調跳躍,卻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螃蟹橫行在花果之間,尾端的蝴蝶翩翩起舞,靈動而盎然的生趣躍然紙上。再加上畫尾自然天成的留白,畫面立刻有了呼吸,高調和諧。整幅筆墨簡淡、構圖精練,滿溢秋聲秋色,淋漓痛快,雅俗共賞。

齊白石作爲一代藝術宗師,自他居京並在20年代畫名大顯之後,登門拜師以及拜訪求教者自然不少,其中有書畫家如盧光照、許麟廬、婁師白、李可染、王雪濤等,也有梨園藝術家梅蘭芳、新鳳霞,還有一些政界的人物甚至僧人,亦有女弟子胡潔青、郭秀儀等,他們以門人弟子、畫友知己的身份與齊白石交遊。齊白石樂於提攜後生,可以說桃李滿天下,他多把非弟子身份的學畫者稱作“門客”,齊白石刻印稱自己“三千門客趙吳無”,意即趙之謙和吳昌碩的門人弟子也比不上他的多。

此幅《金秋蔬果圖卷》款書:夢松門客屬,八十二老人白石畫,壬午。從《白石老人自述:我的晚年十年》可知,壬午(1942年)白石老人自署八十二歲。“(民國二十六年(丁丑·一九三七),我七十七歲。早先我在長沙,舒貽上之鎏給我算八字,說:‘在丁丑年,脫丙運,交辰運。辰運是丁丑年三月十二日交,壬午三月十二日脫。丁丑年下半年卽算辰運,辰與八字中之戌相沖,衝開富貴寶藏,小康自有可期,惟醜辰戌相刑,美中不足。’又說:‘交運時,可先念佛三遍,然後默唸辰與酉合若干遍,在立夏以前,隨時均宜念之。’又說:‘十二日戌時,是交辰運之時,屬龍屬狗之小孩宜暫避,屬牛羊者亦不可近。本人可佩一金器,如金戒指之類。’唸佛,帶金器,避見屬龍屬狗屬牛羊的人,我聽了他話,都照辦了。我還在他批的命書封面,寫了九個大字:‘十二日戌刻交運大吉’。又在裏頁,寫了幾行字道:‘宜用瞞天過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稱七十七,作爲逃過七十五一關矣。’從丁丑年起,我就加了兩歲,本年就算七十七歲了。”

由款識可以看出,齊白石畫送給一位名爲“夢松”的門客。夢松當爲汪夢松。汪夢松(1883-1954),字孚若,一作夢空,祖籍安徽,僑寓浙江衢州高家鄉。其人於蓮花鎮經商生活四十餘年,爲一介儒商,汪氏博學多識,並嗜好金石,家中藏書甚富,一九二零年與弘一法師結緣,兩人一見如故。弘一法師對其品行極爲推崇,曾爲其立傳並治印兩方。

此幅《金秋蔬果圖卷》尺幅長達3.06米,畫面豐富,趣味十足,可見白石老人在作畫時候的用心程度。

齊白石 《秋中圖》

設色紙本 鏡心

尺寸:102.5×34cm 約:3.1平尺

鈐印:齊大、買絲原繡繡絲人

款識:1、客來倩(“倩”,讀qìng,基本字義爲請,央求請人做某事。倩人,請託別人)予畫中秋圖,一日來客再四,予再四畫之。

2、秋中圖。白石又篆。

展覽:“葉隱聞聲——齊白石工筆草蟲大展暨白石友朋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5年11月6日-10日。

齊白石 《壽酒》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03×34cm 約3.2平尺

鈐印:齊大、悔烏堂

款識:壽酒。溥泉賢姻侄清屬。己卯(1939年)春,齊璜贈於燕京。

鑑藏印:榮寶齋收藏

說明:此爲榮寶齋庫存作品。

冊頁十五開(選五)

黃賓虹、吳昌碩等《清趣冊頁十五開》

尺寸:20.5×29.5cm×13 約0.5平尺(每幅)

設色、水墨紙本 冊頁

款識:1、五老山人。鈐印:五老;

2、國色天香。戊辰(1928年)之春日,古葉潭史。鈐印:至德;

3、水流山靜見閒身。庚申秋晚寫,秋邨頓首。鈐印:循、秋邨;

4、陽朔山水。以元人簡筆寫之,賓虹。鈐印:樸居士;

5、雨洗妍妍淨,風吹細細香。己未(1919年)首冬。鈐印:景逸之印、墨隱、天真爛漫是吾師;

6、庚申(1920年)春日擬大風畫意,瘦鐵。鈐印:叔厓;

7、綠陰垂釣。庚申(1920年)春日,晚翠寫。鈐印:忠印、子貞;

8、春池游魚。秋邨循人。鈐印:野循;

9、受天百祿。擬趙無悶筆,安吉吳昌碩。鈐印:吳俊之印、古鄣;

10、十指何須論短長,秋霜染得色偏黃。拈花總示金仙手,化在枝頭放妙香。庚申(1920年)春日吉堂居士詩畫。鈐

印:吉堂;

11、不識。鈐印:永鄉。

12、寒塘有此趣。桂仙逸士。鈐印:桂仙。

13、幾種名花繞苑開,雲盡日推樓臺。庚申(1920年)浴佛節前三日,劍父。鈐印:高劍父。

說明:1、江上瓊山題首跋。款識:瓊山逸題首。鈐印:江上景逸、數封道人、墨磨人。

2、吳昌碩題尾跋。款識:西湖邊。一彆頭將白,風塵十九年。故人詩有學,欲和琴無弦。南北高峯下,逍遙賦幾篇。南宋一湖水,東風萬柳絲。山泉迎着屐,巖月候敲詩。冷趣林逋鶴,英風武穆旗。他年訪遊跡,相對蓋離奇。西泠覓句圖舊作。庚申(1920年)春三月,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又七。鈐印:吳昌石。

05:10

如果喜歡少白公子的文章,請繼續分享關注我們,將是對少白公子最大的鼓勵!少白公子在此有禮了。;另外,齊白石真跡展暨齊派國畫傳世真跡品鑑會正在進行中,歡迎登陸品鑑收藏:齊白石傳人書畫網http://www.qibaishichuanren.com

注: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記於華東上海中國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分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