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接近尾聲,國內大型線上金融科技平臺陸金所上市也有了實質性動作。

美國東部時間10月7日,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控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招股文件。招股文件未披露具體融資額,但據瞭解,2019年12月份的上一輪融資過後,該公司估值已達到394億美元(約2758億人民幣)。

陸金所遞交招股文件,這也意味着繼螞蟻、京東數科之後,中國境內第三家即金融科技巨頭即將齊聚境內外資本市場。

估值達到394億美元

陸金所此次IPO發行價尚未確定,融資額度也暫未確認。

據瞭解,IPO前,陸金所控股已於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完成了總計14.11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春華資本、卡塔爾投資局、摩根大通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據悉此輪融資估值達394億美元。

在此次IPO前,平安集團持有公司42.3%的股份,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42.7%的股權。

招股文件首次披露,截至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控股分別實現營收278億元、405億元、478億元、257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爲31.1%。對應同期,該公司實現淨利潤60.27億元、135.76億元、133.17億元和72.72億元,複合增長率爲48.6%。

平安生態爲陸金所提供了從金融服務、產品分銷、業務增信、獲客、牌照及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持。陸金所控股可以接觸到平安超過2.1億人次的金融服務客戶,這些用戶中不乏小企業主,中產階級投資人以及富裕投資者。

零售信貸餘額超5000億

招股文件第一次披露了陸金所控股的市場規模。其中援引Oliver Wyman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零售信貸餘額達5358億元人民幣(約758億元美元),在中國非傳統融機構市場中排名第二;旗下陸金所平臺財富管理規模達3783億人民幣(約535億美元),在中國非傳統金融機構市場中排名第三。

具體來看,在零售信貸市場,平安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佔據32%的市場份額,個人信貸借款餘額佔12%市場份額。財富管理方面,陸金所平臺年交易規模超1萬億元,在不包含貨幣基金的情況下,市場份額達9%。

信貸業務方面,陸金所控股主打大額借貸。截至2020年中,平安普惠平均無抵押借款規模爲14.65萬元,有抵押平均借款規模爲42.24萬元。五大非傳統金融機構平均借款規模爲5000元。

財富管理領域,陸金所人均客戶持有資產規模爲2.93萬元,而前五大非傳統金融機構平均客戶資產8000元。從產品供給來看,平臺上所提供的理財產品除了貨幣基金、公募基金等大衆金融品種,還包括資管計劃、銀行、私募、信託、保險等合計超過8600種產品。

網貸業務佔比大幅下降

招股說明文件也披露了陸金所的網貸業務情況,其對財富管理業務影響已大大降低。

數據顯示,2017年底,陸金所網貸存量資產規模仍達3364億元,佔財富管理業務比重爲72.9%。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該業務存量規模僅剩478億元,佔比12.8%。佔比降幅達60%。

伴隨網貸縮量,陸金所增加了機構合作產品的佔比,並將歷史產品替換爲包括銀行、基金、保險、資管、信託、私募等品種。這些現有產品的客戶資產規模從2017年的125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69億,佔比從2017年27.1%提升至當前87.2%,複合增長率達39.4%。

“去網貸”過程中,財富管理平臺客戶留存率與活躍投資者增長保持了持續增長。2017年至2019年,陸金所投資者留存率每年都在90%以上,活躍投資者複合增長率達到14.1%。

與螞蟻和京東的差異化打法

陸金所遞交招股文件,意味着今年第三家金融科技巨頭將登陸資本市場。就在此前,另兩家中國金融科技代表螞蟻集團與京東數科也分別遞交上市申請。

金融科技市場已經形成頭部市場優勢,以螞蟻和京東數科爲代表的TechFin公司,在流量、場景、科技應用上優勢更爲突出,陸金所的策略是差異化打法。從招股文件來看,更聚焦中產及以上人羣,提供專業大額的信貸及理財服務。

招股書文件顯示,陸金所控股專注於規模大但未被充分服務的中產階層及富裕人羣客戶市場,通過兩個中心樞紐:零售信貸和財富管理,輻射百餘金融機構,爲投資者提供複合其風險偏好和個性需求的貸款和理財產品。

陸金所自身強調“強金融”的科技能力。例如,在零售信貸方面,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有15年的服務經驗,積累了大量的借款用戶專有數據,基於此建立了專有的風險定價模型,每個借款人包含6000多個預測變量,1063個關鍵變量,其中92%的變量數據爲信貸和金融數據,消費和行爲數據佔比僅8%,輔助提升高質量借款人的識別和審批效率。

從逾期率來看,平安普惠表現不錯。近3年,平安普惠擔保貸款提供的DPD 30+逾期率保持在0.7%以下,市場同期水平爲1.9%以下。

不少市場人士認爲,頭部公司短時間相繼登陸資本市場,對行業整體發展將形成示範效應,一方面金融科技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調整後熱度再燃,但對已上市的金融科技概念股而言,或將面臨被市場重新估值的挑戰。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