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123号班机空难事件,无疑是人们不愿回想的噩梦,这是世界单一飞机伤亡人数最多的飞机失事,然而 这一场震惊全球的空难 ,事故的原因却让很多人意料不到,它起源于波音公司的一次疏忽,却让520人因此陪葬。那么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就我们需要回到1985年8月12号当天。

当天恰逢盂兰盆节前夕,这是日本人一年一度祭拜祖先 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因此数以万计的日本人进入了返乡大军,各大交通工具的运输需求直线上升,尤其当时筑波市正在举办世博会 ,这导致了羽田机场人满为患,诸多航班都已经爆满 。

就比如123航班,它是编号JA8119的波音747SR客机,当天预定飞行6个航班中的第5个航班,该航班将在18时从羽田机场起飞 ,在18时56分达到大阪伊丹机场,不过 预定最终有所偏差,等到18时4分时候 机组成员和乘客共524人才登机完毕,在预定时间4分钟后出发 并在12分时完成滑行起飞,而在起飞后12分钟 飞机顺利爬升到了7300米高空。

但这时候意外发生了,起飞后不久,来自飞机的机尾位置发生爆炸 ,客舱内的气压骤降,飞机突然失控 。在失控第一时间,机长紧急通报空管部门,并要求立即返回羽田机场,在机长看来 ,驾驶舱中的一切仪表数据完全正常,只有液压系统失效 是能够驾驶返回机场的,但获准后 副机长却发现飞机的操作系统完全失灵,并且飞机进入爬升 俯冲 ,然后再爬升 再俯冲的循环动作。

这时候想要控制飞机已经是天方夜谭,机长进一步和空管部门沟通,空管建议飞机应急降落在前方的名古屋机场,深思之后,机长却拒绝了提案 因为名古屋机场的跑道太短,并不适合进行迫降 很有可能会导致飞机撞上航站楼,还是只有羽田机场适合迫降,只不过这时候机组人员已经很难驾驶飞机进行转弯。

经过多次尝试 飞机非但没有转弯 ,反而让飞行高度下降了3000米,让飞机获得了撞上山脉的可能性。面对迎面扑来的群山,机长只能再度通过加大引擎来让飞机尽可能爬升,并更改计划 准备在另一侧的横田基地迫降。

不过机长虽然硬生生用操作,在尾翼缺失的情况下让飞机实现了32分钟的飞行,但由于飞机的飞行高度还是太低 ,最终还是在横田基地附近的高天原山山脊处坠毁。

而在当天18时56分飞机消失后,救援团队也在第一时间准备救援,不过 由于高天原山内充满着大片的群山地段,并且因为下雨导致能见度不高 ,救援直升机认为没有生还者迹象,因此不愿冒险降落,而陆地救援团队也认为没有生还者迹象,因此没有连夜赶路搜救,而是在失事地点外63千米的上野村聚落过夜,这些原因下 在坠毁14个小时后,救援团队才在隔天上午9点抵达,但这个时候已经错过黄金救难时间 。

最终造成520人死亡 只有4人成功获救,根据其中一个生还者的表述 ,坠毁后的数小时中还有部分乘客生还,但因为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最终都因伤不治身亡,因此 日本搜救团队在事后被民众不断谴责。

不过相比谴责 人们更想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由美国NTSB和波音公司的调查人员,准备介入的时候,日本却把事故现场进行封锁 ,在5日后才获准他们进入调查,而这也影响了调查进度,最终经过7个月时间的调查 ,结果才正式出炉。

根据调查结果,该飞机的尾翼在飞行过程中已经脱落,导致了大部分都需要经过尾翼的液压系统完全失效,最终造成飞机的失事,而飞机的尾翼之所以会脱落 ,是因为该飞机曾在1978年的时候损伤到机尾,并由波音公司进行维修。

不过波音公司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妥善进行修补,本该用一整块接合板连接的面板,他们采用两块不连续的接合板 ,并且一侧加封一排铆钉 另一侧加封两排铆钉,导致一侧的应力不断加大,在维护后的12319次飞行中 ,面板的金属疲劳抵抗性不断下降,最终破裂 导致机舱发生爆炸减压,将尾翼吹落 酿成坠毁事故。

这次责任都在波音公司上,为了平息民怨 ,波音公司维修部经理和多位基层职员,以及一位工程师都以自杀谢罪,此后每一架747客机还会在升降舵等部位加装液压阀,便于飞机尾翼脱落后还能进行简单操作,以此来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而和维修人员的漫不经心相比,机组人员得到了高度赞赏,黑匣子中 人们清楚看到机长和工程师在几近完全失控,和重度缺氧的情况下,还和飞机搏斗了半个小时之久,表现了过人的努力和技术 ,事后的模拟中 也没有人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可惜的是 即便赞扬再多,他们也已经听不见了,希望也以此事件告诉所有人,别让你的疏忽 造成他人的悲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