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種心境。在孤獨中,心靈像一湖看似平靜的水,期冀蕩起層層漣漪;心靈像夏日沉悶的夜晚,希望吹來絲絲涼風;心靈像跋涉在沙漠中的孤行者,企盼看到一片綠洲。在孤獨中,心靈會懷着切切期盼。期盼着溝通,期盼着理解,期盼着相知之音。在孤獨中,心靈會懷着淡淡的憂傷。不是顧影自憐,而是無助的悲嘆。

孤獨是一種狀態。這是一種不自足的狀態,自滿者,不孤獨,自足者不孤獨;這是一種懷望精神突破的狀態,無精神期望者,不孤獨,精神已完成突破者,不孤獨;這是一種不着邊際的狀態, 是一種懸空的狀態,是一種無着的狀態。

孤獨是一種境界。只有臨高絕頂,纔會有冷寒蒼鬱的孤獨心境;只有俯視塵世,纔會有和寡悲鬱的孤獨心境;只有仰望蒼穹,纔會有神祕茫鬱的孤獨心境。

孤獨與,環境無關。高朋滿座、談笑風生者內心的當下就可能會生出難以言狀的孤獨感。孤峯獨立,閉關修行人會與自然融爲一體,沉浸在完全的精神自足之中;孤獨與無聊不同。無聊是不知所從,尋找消遣,孤獨則是心靈獨吟,渴求共鳴;孤獨與寂寞不同。寂寞是希望熱鬧,需要溫暖,而孤獨則是渴求理解,尋覓知音。

人是個體與種類的統一體,肉體與精神的統一體,有限與無限的統一體,誤解與理解的統一體。無限的精神期冀總是承受着有限的肉體侷限;渴望理解的精神需求總是承受着無端誤解的傷害;希望超越的精神突破總是承受着個體侷限的牽制。

這是人的悖論,孤獨是人的必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