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假設,也不可能重來,但我們探討歷史問題,卻可以通過假定,來讓我們將歷史看得看清楚。比如,大清王朝康熙皇帝末期發生的“九子奪嫡”現象,康熙帝有24個兒子,竟然有九個都想當皇帝。

就算我們沒有設身處地,我們也可以簡單想象一下,公司一個總監位置,九個主管、副總監都想當,而且可以激烈競爭不擇手段,那公司都頭大得不行了。何況,這爭皇位,要遠比爭一個小小的公司總監職位,險惡可怕萬倍了。

因此,在這種險象環生、錯綜複雜、一步錯,可能就讓大清帝國萬劫不復,當時就出問題的情況下,康熙帝還能夠安然處理,最終選定了最優的繼承人,這確實是能力超羣了。

選雍正繼位,當時確實是最好的一步棋,不要提什麼康熙看上了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才傳位給雍正的,這純粹是影視劇改編的扯淡,或者乾隆皇帝給自己貼金呢?

先不說,康熙當初根本看不出年幼的乾隆的好歹來,只能說是祖輩對孫輩的一時喜愛。而且,就乾隆繼位後的表現,那簡直讓人無語,估計康熙帝知道了,肯定得暴揍這個孫輩一頓不可。

那如果,康熙最終沒有傳位給雍正,而是轉而順水推舟,傳給了當時朝中勢力最爲強大的老八胤禩,那他的大清王朝是更加繁榮,還是衰敗更快呢?

第一,雍正是個超級工作狂,是累死在任上的。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說一句:這雍正皇帝是累死的,當了十幾年皇帝,那簡直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宇宙第一加班狂魔啊。咱們先不要管雍正人品如何,但絕對是一個好皇帝。而且,你都要當皇帝了,所謂孤家寡人,你還講人品,你不覺得搞笑嗎?那是生死,不是人品。

清朝,真正是在他雍正的手中,走向了強盛,走向了巔峯。

第二,老八胤禩治政理國能力一般,結黨營私第一。

不得不說,康熙去世前,留下了一個官官貪腐,外表看着強大,實際上快要不行的大清王朝。誰上,誰都焦頭爛額。

別看,影視劇把老八胤禩渲染得那麼厲害,那麼悲情,但事實上八阿哥胤禩最大的長處,就是結黨營私,團結勢力。

而後期雍正重用他的幾年,實際的治國理政才能,遠遠不如雍正,甚至不如雍正手下的能臣。八阿哥要上,估計大清王朝很難達到康乾盛世的地步。估計他一上位不久,就會面臨着嘉慶帝剛當上皇帝時的情況,而且,他老子康熙,可沒給他準備一個和珅來坑啊。

如果八阿哥胤禩來當皇帝,很可能,大清王朝會迎來再一輪的皇朝更換,像太平天國這樣的事情,會提早很多年發生。比如,嘉慶帝剛繼位不久,就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件,差點兒京城整個皇族,被一夥強人,給包了餃子。

第三,乾隆只是個坐享其成的敗家子,而且,到死都不放權力。

但雍正喫的苦積得財,他兒子乾隆,很快就全部敗光了。七下江南,炫耀式出征十幾次,把雍正積下的國力,消耗了個淨光。而且,乾隆比康熙和雍正還要閉關鎖國,當時的大清王朝錯失了商業發展和工業發展的一切機會,迎來了積弱積貧的一百多年屈辱史。這個責任,乾隆是要承擔一大半的。

乾隆唯一的好處,就是給自己兒子嘉慶留下了和珅,只可惜,嘉慶當太子時間太長了,上任都成老皇帝了,長年積怒之下,根本沒理解乾隆的真正用意,匆忙把極懂治國理政的和珅殺了。

和珅年輕啊,乾隆的意思是,你用人家十幾年,把咱大清王朝好好發展一下,鞏固一下,多聽和珅的,他是貪,可能力有,遠見有,辦法多啊。等用完了,再殺,再抄家,得銀子,他貪多少,都還不是你的。

結果呢,嘉慶一上來,就把和珅給殺了。結果,自己不行,手下又沒能臣,沒有幾年,大清王朝,就不行了。嘉慶之後的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和宣統,只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選繼承人失誤,這恐怕是雍正帝唯一的失策了,唯一不如他老子康熙皇帝的地方了。其他方面,對於一位皇帝來講,雍正皇帝,確實那是相當優秀。這也導致,在好殺殘忍但卻無比精明的康熙面前,八阿哥胤禩其實根本沒機會被定爲繼承人,一切,都是康熙的手段罷了。(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