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安全顧問勸臺灣變“軍事豪豬”對抗大陸,專家:“豪豬論”是想壓榨臺對抗大陸的最後一滴血

[環球時報記者 李強]據路透社8日報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當地時間週三向中國大陸發出警告,反對任何以武力奪回臺灣的企圖。他認爲臺灣應該“在軍事上把自己變成一隻豪豬”,並稱兩棲登陸作戰是“出了名的困難”,暗示解放軍會爲登島付出很大代價。實際上,美國智庫和官員持這種觀點的不在少數。但專家認爲,所謂“豪豬”論,只不過是想耗乾颱灣對抗大陸最後一滴血,只是想用臺灣消耗大陸的軍事力量。

臺灣需成爲“軍事上的豪豬”?

路透社報道稱,奧布萊恩是在美國內華達大學舉行的一場活動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渲染中國近年來正在進行大規模海軍建設,他認爲中國這麼做的部分目的是“使他們具備把我們驅逐出西太平洋,並具備在臺灣進行兩棲登陸的能力。”當被問及如果中國大陸試圖收復臺灣,美國的選擇時,奧布萊恩回應稱:“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任務,美國將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攻擊,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報道稱,奧布萊恩在發言中再次呼籲臺灣地區增加防務開支,並進行軍事改革以向中國大陸表明攻臺的風險。“你不能只把GDP的1%用於防務,同時希望對抗正在進行70年來最大規模軍事建設的中國大陸。而這正是臺灣目前正在做的,其防務經費只佔GDP的1.2%。”他認爲,臺灣需要在軍事上“把自己變成一隻豪豬”,因爲“獅子一般不喜歡喫豪豬”。

美國負責東亞的國防部高級官員週二發表了類似觀點。他稱,臺灣明年增加14億美元防務開支的計劃遠遠不夠。他還給出具體建議,認爲臺灣方面需採購更多的可機動岸防(反艦)巡航導彈、水雷、快速攻擊艇、自行火炮和先進監視系統。

其實類似建議,之前美國智庫也曾經提出過。也就是加強臺軍自衛能力建設,而不要把過多精力投入到毫無可能的所謂“境外決戰”上,因爲在美國看來,臺軍的“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頭”政策是行不通的。這類設想基本是以防禦爲主,按照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的說法,就是那種能夠讓對手知道如果發動攻擊,就不可能不付出重大代價的防禦能力。海大衛將其稱爲“大量的小型能力”。

大陸專家表示,所謂的“軍事豪豬論”本質上還是想壓榨臺灣對抗大陸的最後一滴血,讓臺灣牽制和消耗大陸,然後美軍在一旁坐收漁利。臺灣當局當然不情願,臺灣當局知道靠自己,無論用什麼辦法根本守不住臺灣,當“豪豬”最後死得會非常慘。臺軍還是寄希望於美國人的軍事動作。所以之前臺軍對這類建議並沒有接受。另外,臺灣人民恐怕也不答應,因爲一旦發生衝突,被推在前面充當“豪豬”的刺的,恐怕只有臺灣老百姓。

對臺登陸作戰很難?

奧布萊恩還表示,“兩棲登陸是出了名的困難,這對中國而言是個問題。”因爲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相隔160公里,且島上適合登陸的海灘很少。

中國專家表示,這聽上去似乎有道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登陸幾個日本控制的小島,打得非常艱難。二戰之後,除了仁川登陸,就再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傳統意義上的登陸、登島作戰。如果純從技術角度來看,聯合登島作戰確實是所有地面爲主戰場的作戰行動中最複雜、最艱難的作戰樣式之一,組織協調、火力運用和後勤保障都很複雜。特別是後勤保障,現代化地面部隊對後勤保障需求非常高,登島部隊後續的油料、彈藥保障更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但二戰後很少組織登陸、登島作戰,不是這種作戰複雜到沒法打、打不贏,而是確實沒有非常必要的使用場景。美國在仁川登陸、英國奪取馬島都是在可控的損失之下獲得了成功。仁川登陸曾經逆轉了朝鮮戰場的局勢。而英阿馬島之戰,雖然英軍遭受了不少損失,甚至在登島作戰戰役發起時還沒有完全掌握制空權,但最後的登島作戰仍然以微弱的損失獲得勝利。當然,當年阿軍在馬島的防禦遠遠不及現在臺灣的防禦,但當時英國距離馬島一萬多公里,能夠投入的有效兵力也是遠不及現在解放軍能夠投入的兵力。

“擴軍”不如少生事

就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建議”臺灣增加軍費之前,臺灣實際上就準備開始“擴軍”了,不過目前計劃是擴充後備軍。據臺媒7日報道,面對兩岸局勢不斷緊張,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當天證實,臺軍將成立“防衛動員署”,並把地區的“後備指揮部”編入作戰區,以作戰導向來編管,原先的7個後備旅增加爲12個後備旅。而臺軍的後備訓練機構都在建立和設置中,後備集訓從原來的兩年一訓改爲一年一訓,訓練日期由原來的5至7天拉長到14天,訓練人數從原來的12萬人也會增加到26萬人,以上工作都會依序推動。

不過,再多的部隊恐怕也經不起消耗。嚴德發當天透露,今年到目前爲止,臺空軍戰機針對臺灣周遭“敵情”威脅,共出動2972架次,耗費成本約255億元(新臺幣,下同)。而此前臺媒估計,今年臺軍共派遣空中戰巡兵力4132架次,如果根據戰機每一架次飛行1小時約100萬元成本計算,換算下來花費至少超過41億元。

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在臺灣海峽動作頻頻,這是解放軍不得不出手的原因之一。繼10月6日一架美海軍EP-3E電子偵察機在臺灣西南部海域上空開展密集飛行活動之後,在大陸雙節假日的最後一天,美機又來臺海惹事。據臺灣親綠媒體8日報道,一架美軍MC-130J特種作戰飛機被爆由北向南飛行穿越臺灣海峽上空。臺媒還稱,當天下午在美軍機飛越海峽之後,解放軍軍機也出現在臺灣西南空域。

責任編輯:祝加貝 SN2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