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打仗幾百年都不缺糧,爲何諸葛亮總缺糧?兩字揭露真相

諸葛亮這個人可謂家喻戶曉,作爲三國時期蜀國最著名的謀士,他一度成爲統率蜀軍的軍師,就連當時的蜀國君主劉備都對他言聽計從。大部分人對諸葛亮的認知還是從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中得來的,他神通廣大、足智多謀,爲蜀國的建立和輔助劉備在蜀中地區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歷史記載中他也確實如此。

在三國後期,諸葛亮曾爲光復漢室,對實力強大的魏國進行出兵征伐,向世人展現出他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用兵才略。但這些戰爭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並沒有完成所謂的漢室統一。其實失敗的原因並不在諸葛亮,而在蜀國的國力。史書中對蜀國有這樣的記載,說蜀漢人口接近100萬,但軍隊只有10萬人,各類政府官員有4萬人,從事生產的人口遠遠不足。造成這樣情況的緣故是因爲蜀漢始終以發展軍事爲優先,最終導致國家內部崩潰。

試想想,戰國時期打了幾百年的仗,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出現內部崩潰的情況。我們拿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韓國舉例,《戰國策》中對韓國是這樣記載的,“精兵二十萬,廝屠十萬”。這句話意思是韓國雖然國力弱小,但卻擁有30萬人的軍隊,所以就算其他國家對它虎視眈眈,也不敢輕易對它出手。

這麼小的一個地方都可以養活30萬人的軍隊,而反觀三國時期中的蜀國呢?雖然擁有成都平原這一大糧倉,其兵力卻只有韓國的三分之一。這時候我們不免產生疑問了,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不缺糧,爲何諸葛亮總缺糧?其實兩字可揭露真相,那就是兵制。

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採用的是全民兵役制,這種兵制是爲了適應當時戰事頻繁的局面所制定的。當國家發生戰爭時,所有合適年齡的男子就會趕赴戰場打仗,打完仗就回家種地,保證農作物的生產,從而提高糧食的儲備量。但三國時期的蜀國卻採用職業兵制,士兵無需下地幹活,這也導致了蜀國處於和平時期時候沒有儲備到充足的糧食。反觀魏國的曹操卻早已意識到這一點,率先實行屯田,使得魏國國力強大。

不過筆者認爲,蜀國之所以最終被魏國所滅也跟當地的地形有關。蜀川地帶地勢起伏大,在李白所寫的唐詩《蜀道難》中可以體現,而蜀軍如果打起仗來,自然需要對前線進行補給,但地形成爲了重要的原因。士兵食不飽自然力不足,打起仗來自然也處於劣勢。蜀國最終滅亡,可以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