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庆档,大片云集,星光闪烁。

小成本作品挤在这里面,很容易就会被大家忽略。

今年就有这么一部,看似小打小闹。

但仔细一看,主演来头可不少。

由今年最火的“姐姐”和“弟弟”合作的——

再见吧,少年

Let Life Be Beautiful

姐姐,正是前段时间以高跟鞋女王的称号掀起热度的刘敏涛。

看过她代表作《伪装者》《琅琊榜》的都知道,妥妥演技派。

弟弟,是今年凭借《隐秘的角落》朱朝阳一角大火的荣梓杉。

别看他年纪小,戏龄也是不短。

早在《山河故人》《如懿传》就有他的身影,在迷雾剧场演里对坏小孩的神态也拿捏到位。

这次在《再见吧,少年》饰演的王新阳,再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的可塑性。

两名优秀演员首次合作饰演母子,演技稳了。

那剧情呢?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13岁的王新阳(荣梓杉 饰),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有个音乐梦想,他憧憬着自己能有场音乐演出,炸翻全场。

妈妈周岚(刘敏涛 饰),“虎妈”一名。

对孩子疼爱但又格外的严格,家里所有决定都得经过她的允许。

老爸王业安(谭凯 饰)跟儿子是同一战线的,尽管老妈怕耽误学习不给他练琴,但在爸爸的“支援”下,王新阳拥有了第一把木吉他。

虽说是二手的,但他爱不释手,每天都抱着,一心要参加校园艺术节。

在海选现场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别样的出场方式:

在走廊外弹着吉他,渐渐步入大家视线。

一个13岁的孩子,还挺有想法的。

就在老师同学沉浸他的表演中时——

嘭。

王新阳昏倒在地。

人倒了,琴弦也断了。

暗红的鲜血,从他鼻中溢出,滴在地板上,格外刺眼。

送院,诊断结果出来——

白血病。

一场与病魔的拉锯战在这个普通家庭中悄然开启。

卖房卖车,四处借钱、与病魔抗争。

所以这是要走催泪大片的老套路?

不。

《再见吧,少年》与催泪绝症题材最大的区别是:

它不在于刻画生命多么脆弱、短暂。

而是尊重生命的自然流逝。

没有一味的无脑煽情。

刚开始的王新阳心态还是蛮好的,因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上学了。

又收到亲戚朋友送来的各种零食、模型玩具。

还在病房结识几位盟友,组成“病友三人组”。

小孩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王新阳一直都是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直到……

同病房的超哥倒下,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三人组突然变成三减一。

王新阳情绪第一次爆发。

他不再相信医生、父母说的:好好接受治疗,会好起来的。

“我十三岁了

我百度查的

我很清楚我可能有一天会像超哥一样

突然就死了”

什么是死亡?

他第一次真正有了概念,也在这时才发现死神原来离他这么近。

各种情绪宣泄后,他只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生病的偏偏是我?

这应该是所有绝症病人最想问,却又得不到回答的问题。

世间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病魔偏偏找上他。

但真正击垮他心理防线的,是医生新的医嘱。

剃光头。

为了后续的各种化疗,医生让他将头发全剃掉。

再次触碰王新阳的爆发点。

他各种咆哮、嚎啕大哭:

“我不想剃光头!”

知道他一向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妈妈用哄小孩子的方法骗他,“光头才是检验是不是帅哥最好的标准”。

但丝毫不奏效。

他是害怕变丑?还是爱面子怕被人嘲笑?

都不是。

他真正抗拒的原因是:

离死亡又进了一步。

住院、剃光头、化疗、死亡。

这便是他亲眼目睹同病房超哥死亡的所有步骤。

现在轮到他重复着这一切,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将成为下一个迎接死亡的?

孩子的各种抗拒引出母亲更大的心疼不忍。

她也第一次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别说是头发

我的命我都能给你”

转身走出病房,独自哽咽落泪。

她跟所有家长一样,得知孩子得病后,无助感笼罩着她。

连平日里最理性的她,也开始学起网上的偏方。

花生皮煮水、鲜榨蔬菜汁,但凡是对这个病有一点点帮助的方法,她无一落下。

积极配合治疗,以为可以换来儿子的痊愈。

却没想到是下一个噩耗的开始。

复发。

她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希望,在这一刻都被摧毁。

“我保护得这么好,为什么会复发。”

一向咬牙坚持的她,此刻也歇斯底里了起来。

夫妻俩的骨髓配型统统失败,他们开始萌生新的念头。

再生一个。

碰巧被站在病房外面的王新阳听见。

原本以为剧情的走向会是大闹一场。

但他的一句话,却懂事得令人心疼。

“我希望他不是为了救我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他明白父母的用意,多个直系亲属就多了一个骨髓配型成功的机会。

可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的到来是为另一个人而存在。

他不希望新生命的降临,是只为救他而生。

生命真实的触感,没人比他更了解。

生命的沙漏开始倒计时,是每天躺在床上盯着点滴数着日记,还是在仅剩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做的?

像他说的:

“生命就是这样,

我们可以很开心地玩,

可以大声地唱歌,

也可以用力跳得很高。”

于是,王新阳决定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好好享受心脏在他身上最后的跳动。

继续做他喜欢的音乐,还与在医院结识的几个病友组成一支乐队。

取名为“too young to die ”,虽说是乐队名,但更是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天台,便是他们的秘密基地。

这也是唯一一处有色彩的地方。

不再是清一色苍白、冰冷的病房。

王新阳决定写一首歌,在这个世界留下他们存在的印记。

生命倒计时,不是在各种试管下拖延活着的长度,而是在有限的日子延伸深度。

尽管遭到医生、家长的反对,这群少年也义无反顾坚持自己想做的。

一场乐队演唱会,在天台举行。

仅演唱一首歌曲,曲终亦是告别。

与疾病告别。

与家长告别。

更是与自己告别。

经历这场疾病,这个少年也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好好说声再见。

王新阳离开后,给父母留下了一个“愿望”。

希望他们能将他写的一首歌,亲手交到他最喜欢的歌手手里。

两位中年人开始加入年轻人的团队,粉丝见面会、机场接机……

只要是能见面,什么方式他们都得试。

对孩子的思念全部寄托在实现愿望的行动上。

直到演唱会的现场,才知道儿子留下这个“愿望”背后真正的含义。

影片中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特写镜头,在细节的刻画上很到位。

手臂上因为抽血、输液留下的针眼与淤痕,抽血时王新阳脸上痛苦的神情。

这些病态的痕迹在朝气的少年身上显得格外刺眼。

无形中又放大了这种残忍。

王新阳剃头的这一段也是肉叔印象最深的,直接采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并且是真的全剃,只能一条过,这对演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看似简单的构图画面,但你能看出一家三口在彼此面前的情绪的隐忍。

荣梓杉看着镜中的自己,头发一缕缕的掉落,从一开始的哽咽到后面的嚎啕大哭,情绪自然地递进。

因为电影的播出,人们再次想起当初那个坚强的少年。

故事原型的主人公以新的方式再次被人们记住。

从他15年离世至今,时隔5年,在当年的原帖底下出现一波新的留言。

不是缅怀他曾经的伤痛,而是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少年,为自己努力的生活着。

即使告别了这世界,但仍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再见吧,少年》最抓人的点在于它敢直击伤痛,却又不吝啬给予希望的力量。

可能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享受当下想做的事。

正如王新阳所说:

“我的生命有点短,却很旺盛。”

编辑:卡西莫多的新世界

相关文章